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方圆谈丨善听真话方解民意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25-08-06 08:2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善于听真话才能察实情,倾心听真话才能聚民心。这是对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躬身基层提出的具体要求,也应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人品政德的修身之本、严格遵循。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下基层却听不到真话?表面上是群众不想说、不愿意说,其实,根子还在领导干部身上,没有真正和老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高高在上,与群众离心离德。有的作风不实,一人下基层,多人来陪同,几乎没有群众说话的机会;有的方法不对,与群众交流满嘴官话、套话,让群众根本接不上话茬。为民服务,首要是问需于民,弄清楚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只有怀揣着深厚的亲民爱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作为党员干部,要想密切干群关系,就必须“接地气”,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善于在群众的真话实话中厚实感情,汲取智慧。20世纪60年代初,刘少奇到湖南调研,为了摸清当地民众生活的真实情况,他脱帽鞠躬请群众讲真话,感动了很多人,使大家敞开心扉,道出实情。“鞠躬求真话”,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胸怀和境界。

  群众有叹息,说明生活有委屈;百姓有意见,说明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改进作风,体恤民情,不是只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找问题,而是要深入群众,在老百姓的意见里拓思路、寻答案。

  党员领导干部想听真话,要善于乐于与群众拉家常,说百姓想听的话、能听懂的话,并提供让人说真话的机会。对群众说的真话要有反馈,对批评和意见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解决,真正“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以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真诚欢迎和鼓励群众讲真话,才能摸实情,始终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经常在群众的真话中对照检查,改正不足,始终保持自身修养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孙现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