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2024年12月28日,省委第十四巡视组向祁阳市委反馈巡视情况。省委第十四巡视组组长易意平传达了省委书记沈晓明关于巡视工作的讲话精神,并分别向永州市政协副主席、祁阳市委书记蒋良铁和祁阳市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向军作了讲话,对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蒋良铁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作表态发言。省委第十四巡视组副组长黄敏出席会议。易意平在反馈时指出,总的来看,祁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管党治党,以撤县设市为新的起点,聚焦“建设新祁阳,挺进省十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经济实现稳中向好。2023年祁阳市在永州市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巡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落实整改的主体责任不力,安置难等部分问题整改不到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够有力,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不够科学,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差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不牢,解决群众“用水难”“用水贵”等问题不够有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传导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不够,有的项目严重超概算;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差距,违规设立机构,岗位缺配和超职数配备干部并存。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有关方面处理。易意平提出了四点整改意见建议:一是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要坚持“新官理旧账”,着力解决房屋违建、安置难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推动解决闲置厂房等问题。二是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市委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市纪委监委落实监督责任,聚焦领导班子成员和“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紧盯重点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进一步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公共资源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涵养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规范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四是对账销号,真改实改,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把巡视整改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融入日常工作、融入职能职责,共同研究中央巡视、省委巡视以及本轮巡视指出的问题,制定好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举一反三整改到位,不走过场、不敷衍应付。 张向军指出,对省委巡视反馈的问题,祁阳市委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对标抓好整改落实。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整改自觉。准确把握抓好巡视整改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坚持人民立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要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整改实效。祁阳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对政治巡视严肃认真的态度,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举措,不折不扣落实整改要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祁阳力量。三是严明政治纪律,压实整改责任。各级领导班子决不允许只接题、不答题,决不允许只抓下级、不抓自身,决不允许只改简单问题、不碰棘手矛盾,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整改责任不落实,要严肃责任追究。蒋良铁表示,省委巡视指出的问题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祁阳市委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将坚决扛起巡视整改的政治责任,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完成巡视“后半篇文章”。一是把巡视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作为加强党的领导、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迅速推进整改落实。二是对反馈问题梳理归类,建立台帐,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实行跟踪督办。三是健全制度管理,巩固拓展巡视整改重要成果。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祁阳实际,对已有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工作执行落实制度等,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并长期坚持;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抓紧修订完善,拿出解决问题的真招实策,力争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管理、工程建设领域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将巡视整改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省委第十四巡视组有关成员,祁阳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等列席会议。此外,巡视带巡察祁阳市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门、巡察机构,对口开展市县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巡察情况,按照规定分别进行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