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银行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年3月8日至5月15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对湖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银行党委”)进行了巡视。2024年6月17日,省委巡视组向银行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组织整改落实情况
银行党委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和具体行动,坚决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做好整改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召开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会议、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根源,充分认识抓好巡视整改的极端重要性。成立党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纪委监督工作组,以及6个工作专班、2个专项组,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四张清单”,确保巡视整改工作有力推进。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党委扛起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总体部署、高位推动。经营班子将巡视整改与年度工作推进相结合,在每月行长专项工作计划中落实落细。银行纪委安排专人负责整改监督,及时跟进、督促整改进度和效果。各基层党委紧跟工作部署,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三是突出标本兼治,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对照省委巡视组提出的5个类别、18个方面的问题,都细化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创新推出审核、销号会商机制,召开13次党委会、4次整改专题党委会及领导小组会议、13次整改协调会议、5次巡改办会议、4次整改会商会议,将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与选人用人、意识形态、立行立改等7类整改同步推进。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举一反三,系统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效。四是深化成果运用,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落实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导向,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加快推进转型提质,更加严密防控风险,银行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成功迈入中型城商行序列。
银行党委书记坚决扛牢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把整改工作直接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是持续高位谋划部署。对整改工作牵头抓总、全面负责,逐字审核整改方案,细化任务台账,要求各单位把巡视整改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畏心重视整改、抓实整改。二是持续高效推动落实。牵头认领占比达61%的问题整改任务,多次全面督导整改进展情况。督促干部岗位调整时及时交接巡视整改事项,确保“新官理好旧账”。带队多次汇报、沟通、协调,完成一系列重点难点整改任务。三是持续高质促进转化。把巡视整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做实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党的建设,坚决落实金融大政方针,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银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集中整改期内整改进展情况
(一)反馈问题:发放贷款违反规定
1.问题1:2020年前,某分行对有色金属企业贷款担保质押物核对失责,部分质押物授信评估价虚高。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该分行有色金属企业贷款、有色金属行业贷款进行全面核查,已完成行规问责工作。二是开展了不良及损失贷款廉洁问题专项整治。三是跟进有色金融贷款风险化解,召开化解专题会议,制定挽损止损方案,持续推进相关贷款处置。四是加强押品价值重估及动产价值评估管理,修订《湖南银行与中介机构合作管理办法》,统一评估机构付费标准和明确动态调整机制,中介机构通过市场竞争筛选,从50余家降至14家。
2.问题2:2021年至2022年,某分行虚构理由,为某酒店以低利率申请放贷让利。
整改情况:一是迅速核查该户贷款让利情况,对相关人员予以追责。2024年8月,该客户已履行了贷款承诺的条件。二是对于该客户后续发放新的贷款,其定价参考同业。三是举一反三自查2021年以来以低利率投放贷款情况,发现问题坚决纠正。四是加强贷款定价审批管理,制定贷款利率定价指引,完善客户综合贡献长效评价机制。
3.问题3:2023年1月,某分行以低利率向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申报理由不属实。
整改情况:一是迅速核查该户贷款让利情况,追回该笔贷款的计价奖励,完成责任追究,并督促客户履行了贷款承诺的条件,已按约定缴足保证金。二是举一反三自查2021年以来投放利率低于保本利率的贷款,并核查客户承诺的综合效益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坚决纠正。三是制定贷款利率定价指引,细化低于保本利率贷款的查验要求,完善客户综合贡献长效评价机制。
(二)反馈问题:清廉银行建设推进不够有力
4.问题4:2020年以来,薪酬追索扣回未完全执行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全面回溯排查未执行薪酬追索的情况,加大追索扣回力度,建立台账持续跟进。二是同类同改,完成在职人员薪酬追索扣回。三是修订《湖南银行员工离职管理办法》,规范追索扣回执行机制,建立并按季度更新扣款台账。四是针对关键人员、重要岗位离职的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暂缓办理离职及薪酬延期支付手续。
5.问题5:某分行违反财经纪律,违规报销和使用费用。
整改情况:一是核查相关违规报销费用问题,给予相关主要责任人员党纪处分并免职。二是对2019-2023年期间费用管理相关问题同类同查,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三是纪委已针对费用管理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对“关键少数”尤其“一把手”监督。四是严控年度费用,全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五是修订费用管理办法、业务招待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纪律约束。
6.问题6: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全行员工违规入股经商专项排查,完成相关问责或提醒谈话并责令整改。二是深入开展全行人员靠企吃企、不良及损失贷款廉洁风险问题、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等专项整治,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三是持续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定期统计、分析研判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经营事项情况,常规化开展廉洁教育,建立常态化基层走访调查监督机制。
7.问题7:2022年个别单位虚增贷款、存款。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对责任人员问责并追回违规获利。二是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在考核时剔除虚增的存贷款。三是提升风控水平,在信贷系统增加对全额存单质押贷款管控提醒功能,在相关制度中增加防止以贷转存条款。
8.问题8:2019年至2023年在季度末突击放贷冲业绩。
整改情况:一是对于存在突击放款问题的分行,已在考核中扣分,对相关责任人问责、追回违规获利。二是强化考核政策引导,在综合评价办法中增加“突击放款”扣分指标。三是多措并举弥补虚增业绩漏洞,上线资金转存款监测名单,加强用款教育、提醒通知,加强培训宣导。
9.问题9:2022年至2023年,有个别员工互贷互还个人借款。
整改情况:一是对虚增业绩予以纠正,对违规人员进行了行规问责。二是组织开展互贷互还专项排查,涉及贷款已结清。三是停止发放员工信用贷款。
10.问题10:2021年,与某公司签订协议存款高于同业拆借年利率。
整改情况:一是相关高息协议存款已完成清退。二是举一反三排查同类问题,存量不符合规范的协议存款已完成清退。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业务的通知》,规范协议存款办理。
(三)反馈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未扛牢
11.问题11:2022年、2023年均未完成不良贷款处置任务,2023年底不良贷款率较高。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不良贷款率与省银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二是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转让、重组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4年11月已完成监管机构下达的年度处置任务。三是优化授信后检查系统功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启动风险预警。
12.问题12:对投资的某村镇银行管理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稳妥化解原村镇银行风险,完成了机构改建及作为支行开业的工作,新设支行已正式对外营业。二是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已全面完成相关不良贷款处置。三是对原村镇银行不良贷款进行核查,已完成问责。
13.问题13:房贷断供纠纷较多。
整改情况:一是出台《关于“保交楼”及部分停工楼盘特定按揭客户延期还款方案》《关于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客户还款方案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升客户还款意愿,化解存量风险。二是本着符合条件的客户应延尽延的原则,受理完成客户延期还款申请。
14.问题14:部分贷款产品利率较高。
整改情况:一是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贷款成本,压降利率偏高的贷款业务规模。二是优化业务模式,降低合作贷款业务利率。三是新增合作固收模式贷款定价符合规定。
15.问题15:个别业务贷后监管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对不合规授信予以结清或压降。二是已减少相关持有规模,直至全额结清。三是核查相关违规问题,完成追责。四是逐笔核查大额损失金额或风险隐患贷款,问题均已完成整改。五是优化授信后检查系统功能。
(四)反馈问题:服务实体经济有短板
16.问题16:2021年至2023年,某分行重点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持续下降,投向自贸区实体企业资金占比逐年递减。
整改情况:一是成立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石化等3个重点产业敏捷推动工作专班,累计走访企业超过30家。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湖南银行产业金融推动方案(2024年)》,明确制造业贷款增速目标,调减利率,提升制造业贷款考核分值,出台多项重点行业审查制度,开通分行产业金融类业务绿色审批通道。全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40.98%;其中,该分行自贸区表内投放占比较年初提升。
17.问题17:2019年以来,某分行产业金融转型不够,对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涉及新质生产力行业提供金融服务较少。
整改情况:一是优化产业金融转型机制,成立产业重点行业敏捷推动工作专班,加大对产业金融的政策倾斜;指导相关分行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行动”。二是优化考核引导,将制造业、科技、民营、绿色金融等产业金融信贷增长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截至2024年12月,相关分行产业金融新增投放占比较上年提升12.61个百分点,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提升5.63个百分点。
18.问题18:截至2023年末,绿色金融贷款占比较低。
整改情况:一是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制定《湖南银行产业金融推动方案(2024年)》,明确绿色贷款增速、占比提升目标,将绿色金融信贷增长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绿色信贷”差异化定价。二是丰富绿色信贷业务产品线,2024年7月推出“绿色碳权贷”业务新产品。截至2024年11月,绿色贷款增长63%,贷款占比较年初提升3.06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缩小。
19.问题19:2022年7月,某分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符合绿色信贷划分标准。
整改情况:一是取消相关客户绿色信贷标识。实行名单制管理,将环境风险企业、环境不良企业、环境保护黑名单客户录入信息系统。二是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专项检查,问题已整改完毕。三是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截至2024年12月,该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7.12亿元。
20.问题20:2022年,向被纳入排污黑名单的客户发放贷款,2023年向环境风险企业发放贷款。
整改情况:一是完成相关贷款核查,对相关企业进行环保风险评估。二是举一反三对存量贷款业务进行环境风险排查,问题已整改完毕。三是实施名单制管理,将环境风险企业、环境不良企业、环境保护黑名单客户录入信息系统,更新2024年度环保类名单。四是修订《湖南银行绿色信贷审查审批指引》,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专题培训。
21.问题21:信息科技人才不足,外包依赖度高。
整改情况:一是打造“多部多中心”的科技组织架构,2024年将大科技条线部门调整为网络金融部、金融科技部、数字银行部。二是人员编制向大科技板块倾斜,较2023年底增长12.3%。三是实现存量系统架构方案自主设计,共有63个自主设计的架构方案通过内部评审,核心账务系统方案自主设计率达到100%。
22.问题22:数字化建模不完善。
整改情况:一是引入和完善国产建模平台系统作为建模工具,上线境内非银金融机构非零内评模型。二是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完成问题整改。三是完善《湖南银行零售内部评级管理办法》《湖南银行零售内部评级模型管理办法》。
23.问题23:2021年至2023年,网贷问题较多。
整改情况:一是调整相关贷款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压降业务规模,以自营贷款投放为主。二是升级数据管控平台,完成数据安全评估工作。三是向董事会及监管部门提交贷款评估报告。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24.问题24:2014年10月,某分行向某公司发放贷款,有条件要求该公司承接另公司受让的该行不良贷款债权。
整改情况:一是迅速核查某公司融资成本增加情况,已完成对贷款违规问题追责。二是依法依规加快推进解决存在的纠纷。三是开展了自2019年以来涉企顾问类、咨询类服务收费自查,全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自查。四是修订《湖南银行服务价格标准(2024版)》并公示,进一步加强服务价格管理。
(五)反馈问题:队伍建设统筹谋划不足
25.问题25:2020年11月研究部门总经理助理考察人选时,临时动议增加1人并被任职。
整改情况:一是已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深刻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经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临时动议任用的干部任职无效。三是分层级组织培训宣导,组织党委班子成员对党委议事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等选人用人政策进行专题系统学习,组织2024年组工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暨工作交流会议,宣导组织人事现行政策。
26.问题26:2019年,某分行行长擅自调高1人行员等级;2021年,在支行副行长竞聘中“优先本地人”。
整改情况:一是调整相关分行党委班子,对相关人员严肃追责。二是对该员工行员等级重新认定并整改。三是对竞聘中违规问题整改。四是对各分行选人用人工作开展现场检查,督导全面整改。五是组织组工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对组织人事现行政策进行宣导。
27.问题27:没有落实回避制度,有5对夫妻、姐妹、堂兄弟关系人员未回避。
整改情况:一是坚决落实回避制度,按要求完成5对关系人员的回避。二是同类同查,全面摸排总行部门、各分行员工在行内工作的亲属关系情况。三是在招录、调配、职务调整时严格审查亲属回避情况,新形成需回避情况也按政策进行调整。
28.问题28:2019年以来,没有市场化选聘总行高管人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市场化人才引进,引进1名高管,3名中层正职。二是开展市场化招聘,从先进同业招聘入职4人。三是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29.问题29:个别单位对退出领导岗位人员管理较为松散。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强退出领导岗位人员管理,党委班子成员与相关人员专题谈话,调整其归属部门。二是不定期抽查日常管理情况。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0.问题30:某分行党委班子矛盾公开化、内耗严重。2023年2月至6月,多次研究“工会委员、主席等候选人建议人选”没有通过。
整改情况:一是完成相关分行班子成员调整,原班子成员均不予留用,退出管理岗位。二是对领导班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综合近年考核情况,对履职不尽责、群众认可度不高、长期不能完成经营目标任务的2家基层党委领导班子,作出免职、退出领导岗位等组织处理。三是全面排查、指导各基层工会组织管理、民主管理工作。
31.问题31:2022年某分行党委研究处置不良贷款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指导并督促相关分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排查风险隐患,截至2024年11月,该分行已完成2024年涉风险资产余额压降目标。二是完成对该分行不良贷款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修订相关制度,完成了对所有分行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
三、下一步整改工作安排
1.加强政治引领,坚决扛牢整改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巡视工作有关要求,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工作主动,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从严从实从细持续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巡视问题清仓见底。进一步压紧压实巡视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目标不变、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持续抓好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推进。加强对全过程的督促和把关,持续落实巡视整改调度、督查等机制,对于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坚持长效措施不放松,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对于阶段性完成整改的问题,集中力量、紧抓不放,确保问题彻底改、改彻底。
3.突出治标固本,持续深化巡视整改成效。坚决摒弃“过关”思想,加强举一反三和深化拓展,深刻反思银行在内部管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以“当下改”促“长久立”。持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及时将整改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做法,转化为常态长效制度机制,提高企业治理效能。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真正成为铁规矩、硬杠杠,确保工作依法合规。
4.强化成果转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巡视整改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结合起来,坚决落实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根本土开展特色化经营,以创新大力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着力服务好“三个高地”和“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加审慎管理风险,确保完成工作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731-89828685;邮政信箱: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二段210号湖南银行党委办公室;电子邮箱:hnyhdb@163.com。
中共湖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2025年2月27日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