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要把握“六个环节”

编辑:朱爱莲 发表时间:2013-03-18 10:2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汪泽云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抓手,是爱护和保护干部的有效手段。通过加强防控机制建设,构筑前期预防、中期监管、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实现对权力的全程监督。具体实践中,要紧扣工作重点,严把“六个环节”。

一是“教育”环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深处认同廉政风险防控的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自觉成为廉政风险防控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一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查找风险不是查找个人问题,是对岗不对人,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处于哪个岗位,从事哪项工作,都有可能存在着廉政风险,以消除大家的思想顾虑,增强广大干部积极参与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自觉性。二要强化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反面典型,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要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凝聚、激励和约束功能,综合运用印发廉政宣传资料、办宣传橱窗以及悬挂廉政警句、廉政故事、廉政壁画等形式,使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廉政文化的洗礼,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

二是“主体”环节。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包括单位、岗位和个人。就单位而言,必须把具有重大决策、审批、执法、干部人事、财务管理等权力比较集中的单位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由纪检监察机关派人划片联系,定期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的具体要求,并根据风险点暴露出的问题,逐个帮助所联系的单位分析查找风险隐患的盲点,完善风险防控举措,形成具备本单位特色、个性化明显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岗位而言,再好的单位有风险比较低的岗位,再差的单位有风险比较高的岗位,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严格按照职权工作流程,始终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它具有人、财、物管理职能的重要岗位的防控,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切实把职责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增强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履职意识;就个人而言,就必须把掌有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力的干部作为防控重点,切实规范干部的用权行为,做到自觉防范风险、廉洁从政。

三是“筛查”环节。筛查廉政风险点,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基础环节。个体素质、业务水平不同,承担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工作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等级的评定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在筛查方法上:首先,自己找。由党员干部根据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结合工作的性质和本人的实际,反复反省、查找自己可能存在的影响自己正确履职或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反省自己的权力是否向他人寻租;其次,同事帮,要认真组织干部之间相互帮查,认真查找和分析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各种不足和问题;第三,领导提。各级领导干部要针对分管的工作,提出重点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明确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的风险点,确保查准;第四,服务对象评。通过邀请服务对象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请他们一起分析、评议在履行职责、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第五,组织审。各单位党组织对查找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审议,对查找不全面、不准确的,要求重新查找,最后审核确定,界定等级。

四是“定级”环节。风险点风险大小不一样,出现风险后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社会后果、纪律后果也不一样。如何划分风险等级?必须根据其岗位对于单位的重要程度、权力的集中度、业务量的多少、社会关注度等要素来确定。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确定评定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既可采用定性评估方式进行,也可采用定量评估方式进行,还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根据单位实际,更要尊重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这项工作推行时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二要准确评估风险。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根据行使权力大小、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程度以及廉政风险的发生机率、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各单位党组织要集体进行评估或组织专家、各界代表进行综合评估,分清风险点的轻重和危险系数以及影响程度;三是合理确定等级。权力越大,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程度越紧密,廉政风险的发生几率越高、危害程度越深、形成原因越直接,其风险等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各单位应依据先前制定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标准,按照“高、中、低”三个档次,采取岗位自评、社会评议、分级评审、组织审定、社会公示等五个步骤,科学评定廉政风险等级,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四要及时进行公示。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及确定的等级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民主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修正完善。同时,要根据廉政风险防控的具体情况,定期对岗位风险点等级进行评定调整,并配套建立新的防控措施。通过科学评估、循环修正,推动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深化。

五是“制度”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控制度,完善制度没有覆盖的死角,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增强防控制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要围绕权力流程建制度。要对依法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制定防控措施,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二要围绕岗位管理建制度。要按照明晰职权边界、规范工作权限的原则,对每个岗位、法定权限制定相应的规范。要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对重要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应按规定实行定期轮岗交流;三要围绕权力制衡建制度。要着眼于建立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过度而产生廉政风险。

六是“考核”环节。考核环节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一要将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考核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给予表扬,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要将廉政风险管理纳入干部绩效管理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级的重要依据。对不认真落实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积极防控岗位廉政风险以及发生不廉洁行为或案件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修正完善机制,在奖优惩劣、通报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针对监督检查结果,分类指导,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问题提出具体工作建议,指导各单位以及各科室及时改进工作。(作者:常德市鼎城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