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纪斩断个别官员的“回扣财路”

为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他阻挠改革,煽动部分环卫工人罢工,堵塞交通。为了钱,他费尽心机,不仅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大开方便之门,还给自己开辟了一条“回扣财路”;遇到他人挡其财路,就算对方是副市长,他都敢叫板。(新华网 11月25日)
煽动工人罢工以阻挠改革推进,为了回扣公然叫板副市长,腐败行迹败露就订立攻守同盟耍赖撒泼……初闻之,公众恐怕也和笔者一般,以为是哪位“大人物”才敢如此耀武扬威、嚣张跋扈。殊不知,导演这一出出“好戏”的竟是湖南省常德市环卫处原主任高用忠。
小小一名环卫处主任,无视纪律规矩,为了钱与利,可谓使出了自身的“绝活”:为他人“搞定”工程、拓展业务等收取“感谢费”的常规索贿手段自然不在话下,想方设法开辟的那条“回扣财路”才算“高明”,大到环卫工程建设、小到环卫工具采购,但凡有利可图之处,皆有其“雁过拔毛”的痕迹。遇到他人挡其财路,则大有一副“挡我者死”的“大义凛然”,推动改革我就煽动罢工,阻断财路我就公然叫板,调查取证我就订立同盟对抗,反正“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显而易见,高用忠五花八门的生财路子,所取皆是不义之财、不法之财。
思路决定财路,布局决定结局。其实,回顾高用忠的贪腐过程,罪魁祸首并非“回扣”诱人、诱惑难挡,而是其廉洁防线太脆弱,在钱与利的攻击之下便不堪一击。为民服务的宗旨淡了,务实担当的责任没了,清正廉洁的品质丢了,手中的权力难免沦为“寻租”、“生财”的工具,见钱眼开、望利心动,开辟的所谓“财路”不过尽是于民无利、于国无益的歪门邪道。甚至为了“腐败利益”,不惜把私欲摆上台面,叫板副市长变更采购负责单位,指定商家“代言人”,拿“回扣”赚个盆满钵满。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不正规的“财路”往往是迷魂路、不归路,高用忠自然也不例外,等待他的只有严厉的党纪处分和法律制裁。
不义之财莫取,无理之事莫为,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拿“回扣”、收“红包”等腐败行径,取的皆是不法之财,行的皆是不法之事,必须从严惩戒,彻底斩断官员的“生财之路”。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党员干部“拥财”更应依法合规,通过劳动或其它合法手段获得,时刻谨记权力不是“印钞机”、职务不是“提款卡”,党纪国法、纪律规矩是必须遵循的为政之道,坚决不染不正之风、不取不义之财、不为不法之事,始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干事。
当然,要斩断官员的“回扣财路”,仅靠官员的自我觉悟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制度与法治的保证。从高用忠腐败案件中也能清晰看到,权力一旦失去约束,“特权”操纵之下形成的“利益链”、“共腐圈”危害不容小觑;采购各个环节一旦缺乏“阳光”,权力魅影下的“回扣”就变得肆无忌惮。因此,斩断“回扣财路”,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用制度笼子关住“任性”权力,让权力失去谋利和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入“阳光防腐剂”,不断完善分级分权审批制度,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增加审批、采购等环节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避免“一支笔”、“一张口”滋生权钱交易,同时打出问责追责的组合拳,斩断“利益链”、铲除“腐败土壤”,让“回扣蛀虫”无处藏身。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