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的着力点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通过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根据公共资金的重要性、规模和管理分配权限等因素,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坚持以公共资金运行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为主线,将预算审计与决算草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等相结合,对涉及的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监督,加大对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重点查处和整治基层村干部在工作经费里“抠”、项目工程资金里“捞”、土地补偿款里“套”、惠民资金里“骗”、集体资产中“挪”等“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着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结合年度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揭示剖析“雁过拔毛”式腐败典型案例。以政策贯彻执行和实施效果为主线,以揭示突出问题为导向,揭示剖析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雁过拔毛”式腐败典型案例。尤其要关注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大搞权钱交易,谋取私利等权力寻租行为;关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向项目申报方和实施方索取财务,将国家的惠民政策变成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关注是否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资金监管上的漏洞,对经手的扶贫专项资金动歪脑筋、“雁过拔毛”、贪污占用专项资金行为。为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二是结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对预算执行单位“雁过拔毛”式腐败的监督和查处力度。重点关注预算执行单位是否存在专款不专,在专项资金中列支经常性经费;巧立名目,以各种名义挤占专项资金;弄虚作假,虚列会计资料套取专项资金;利益勾结,瓜分截留专项资金等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改善财务管理、会计监督、内部控制等薄弱环节,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有效消灭可能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三是结合民生及专项资金审计,促进改善和保障民生。如,通过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科技经费等专项资金审计,从管理制度、资金分配、资金使用和资金绩效等四个维度揭示问题,提出建议,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资金审计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后期运行维护为三条主线,严肃查处虚假申报项目,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贪污私分、挤占挪用资金和水利(务)部门下属单位利用行政权力承揽业务谋取利益等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审计以资金审计为主线,查处虚假申报、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等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科技资金审计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科技专项资金申请环节,大搞权钱交易;是否存在科技中介蓄意设立“空壳公司”,牵线搭桥、赤裸裸拿“回扣”;是否存在在科技资金拨付分配环节,截留挪用、设卡受贿等“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
四是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加强对“雁过拔毛”式腐败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以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和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为主线,以经济决策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执行政策责任和自我约束责任为审计重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预防权利腐败。特别是要积极提高任中审计比例,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让腐败问题及早暴露,让有问题的干部及时醒悟。另外,离任时也要积极审计监督,从中找到履行经济责任、遵守廉洁规定方面的薄弱环节乃至重大失误,并切实搞好整改。
五是结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的监督与查处力度。审计部门通过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审计监督,全程介入对工程立项、设计、合同、预算、招投标、开工、施工过程、竣工决算以及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监督,关注在设计环节中“卡”、“索”好处,在拆迁环节中“骗”“挪”“捞”钱“占”地,在建设施工环节中“牟”私利“闯”红灯,注重发现案件线索,深挖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应。(省审计厅 周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