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督促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25-10-09 11:0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惩治“蝇贪蚁腐”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找准监督切口。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键在于精准发现问题,要推动监督力量下沉、落地,紧盯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监督切口,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监督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到位,严肃查处政策落实中的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以及履职不力、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梳理涉及民生实事的项目清单,厘清责任主体、权力边界和流程环节,推动本地区重点项目落到实处。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重要标准,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意见,提升整改整治成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可感可及。

紧盯责任落实。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协同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列出责任清单,明确党委(党组)责任落实重点事项,实行定期汇总调度机制,推动下沉调研抓实整治事项,确保责任在肩、任务在手。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用好纪检监察机关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重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开展跟踪问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廉情信息员等作用,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用好载体抓手。建立健全任务、责任、问题、线索、制度清单,实行清单化督促、销号式推进、台账式管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切实提升整治质效。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多方数据比对分析,及时发现资金异常流动情况,为查处虚报冒领、套取骗取、贪污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开门整治机制,打造“互联网+监督”平台,将民生资金项目运行情况置于阳光之下,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对重点问题线索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一线指导“带件下沉”,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者系湖南省花垣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田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