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舆情分析
一、事件概述
4月19日晚,江苏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其内部的接待中心进行豪华宴请,遭到周围群众围堵。该管委会主任张爱华现场向群众下跪认错,与此事件相关的视频、照片上网后引发网民围观。
4月20日下午,泰州市官方微博“泰州发布”回应此事件称,已“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要求,超标准公务接待,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同时表态,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就群众关心的滨江花苑小区搬迁工作表示,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依法依规实施。
4月21日晚,经泰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对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华予以免职。
4月22日,江苏泰州市纪委、泰州医药高新区纪工委组成调查组,就官员豪吃问题展开调查。经调查,4月19日晚,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接待中心共有三桌人就餐,同时公布官员豪吃菜单,每桌花费2715元。调查特别注明:网络视频、图片反映的河豚、刀鱼、梦之蓝M3、M6等,均系有人将三个包间的菜品、烟酒及五粮液包装盒集中在一处拍摄。
二、媒体关注度分析
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由微博平台和江苏本地社区论坛——泰州论坛曝光,随后网络媒体进行跟进报道,继而传统媒体陆续跟进,共同推动事件的向前发展。
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媒体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从事件的传播路径来看,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发生于19日晚间,再经过两日的发酵后,网络媒体开始介入报道,从传播源来看,国际在线网最先于4月21日16时左右以《江苏泰州官员吃豪餐遭群众围堵 书记跪桌喊话求饶》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这则新闻随后被凤凰网、中国网、搜狐网等网络媒体转载,进而推动了事件在21日关注度的萌动。
4月22日,网络媒体的关注度快速攀升,网络媒体的报道量由21日的44条上升至1777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等传统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从而使得媒体的关注度在22日达到了一个峰值。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媒体把侧重点主要放在“泰州豪华宴请‘下跪官员’被免职”上,这就极为有效地放大了官方的处理结果,快速的免职防止了事件舆情的进一步升温发酵。
4月24日,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进一步发酵,媒体关注点开始转向事件背后的内幕,“污染项目的补偿”话题成为媒体报道重点。中国青年报的《江苏泰州吃豪餐官员下跪事件仍有内幕》一文成为网络媒体传播的重点,这则报道被转载190余次,成为此事件舆情转向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微博关注度分析
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微博关注度走势(单位:条)
从微博平台上看,事件由拥有17万粉丝的@杜楠爆料在20日中午12时左右率先爆出,发布微博的同时主动@微博平台上的活跃网友,扩大事件的传播广度。@杜楠爆料的这则微博截止24日23时,转发、评论近万条,成为事件初期重要的传播源。4月20日晚间,@杜楠爆料再在自己微博上发布“下跪书纪报道续----现场视频”,这则微博被转发、评论5.5万次,再次引爆微博平台上网民的关注度。
21日,部分媒体微博介入事件的传播,@财经网、@广州日报、@重庆商报等在微博中对此事予以关注。此外,@杜芝富(湖北新亚特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粉丝3.9万)发布的主题为“百姓觉醒 书记下跪求饶”的微博被广泛关注,转发、评论5千条,其中@何兵、@简直、@光远看经济等网上活跃网友也转发评论了这则微博,活跃网友的介入使得事件向更深度的发展成为可能。
22日,媒体微博全民介入事件的传播,@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快报、@新京报等纷纷发布微博,在传播事件事实的同时,对事件进行评论,理性引导微博平台上的舆论走向。从传播的主体来看,由298个认证微博参与了事件的传播,大量认证用户对事件的传播更有效地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事件在当日的关注度达到一个峰值。
四、网友观点
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网友观点分析(抽样条数:180条)
对公款吃喝行为予以严惩 34%
网友“白玫瑰”:党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约束公款吃喝,对那些目无党纪政纪的党员领导干部,顶风违纪的官员一定要严加惩处,这样才能维护中央的权威。
下跪是丢卒保车之举 18%
网友“老鬼”:下跪真正的看点恰恰在那群没跪的人,管委会主任并不傻,他应该非常清楚,当自己的双膝在酒桌上跪倒时,就注定了自己官位不保了。但是为了众多的领导们,张爱华也只好丢卒保车了。
免职处分不足以让人满意 24%
网友“珊珊”:光免职有什么用?改日等风头过了再来个异地走马上任。既要免职更要严办!非但严办更要透明公开的严办。下跪事件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真正背后的利益诉求的解决才是根本。
群众监督应纳入法制轨道 16%
网友“京华风云”:群众用强力方式进入官员聚餐的厅堂并围堵食客,并不能称作良性手段。只有把群众的监督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和反腐机制结合,遏制公款吃喝风才会真正见效。
其它 8%
网友“王建国”:可见,只有人民群起反腐败,才是真反!可见,只要人民团结,没有谁不怕!可见,贪官横行霸道,在团结的百姓面前,不过一堆烂泥!可见,真正的力量,就在普通百姓手里!
五、媒体评论摘要
要想真正彻底地让权力告别“嘴边腐败”,就必须不能再让权力以虚伪和阴险的姿态来蒙混民意,必须让步常态化的制度监督。比如,不能让公款吃喝报销太容易太方便了,纪委或审计等部门在相关财务核查方面,不能再留存太多松动空间。相关单位在接待标准以及福利待遇方面,也必须拿出便于管理的统一标准。能不能堵住官员的“嘴边腐败”,本身也在检验政府公共治理的水准。(据《新京报》,作者:单士兵)
不受约束的权力,总是异化为种种扩张性和自大性,这特别表现在对党纪国法的蔑视和对公众关注的漠然上,比如此次官员下跪。制止权力自大,不能不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八项规定”,就是对官员行为的清晰划界。让官员形成不越界的自觉意识,仅有文本规定还不够,还必须建立立体的监管机制。体制内主导的监管与体制外参与的监管能够共同发挥作用,立体监管机制才能建立起来。围观,改变的只是一名“下跪官员”的命运,要让官风正起来,还得靠长效机制发挥作用。这样的机制健全了,官员越界的侥幸心理才能杜绝,下跪这样的黑色幽默,也才不会再现。(据《京华时报》,作者:徐立凡)
一些官员曾叹息老百姓对自己说的话“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信”,这是长期的各种矛盾积累的结果,而其中,尤以漠视群众的喜怒,低估群众的智商,时常将“不明真相的群众”之类蔑视的概念挂在嘴上的后果。而这种积累是双向的。因此,尊重群众的直觉,相信群众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在反腐和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正视民众的智慧,是大有可为的。不要用错误的处理方式,人为地将民众的这股强大力量,推向反对的方向。这种事,在历史上,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不可谓不多也。(据《华商报》,作者:曾颖)
让人感到满意和信服的是,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在这起事件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对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民意的尊重,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对顶风违纪官员进行护短,处理结果仅仅限于是一些“通报批评”、“党内严重警告”等不伤皮毛、不痛不痒的措施,而是迅速对当事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分。对“餐桌下跪”官员予以免职,不仅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的要求,更是快速平息民愤、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声的有效举措。(据长江网,作者:徐友才)
六、舆情点评
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被网友爆料后,“公款吃喝”违反中央规定,“官员下跪”更是刺激网友眼球,故网友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其快速围观,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继跟进报道,从而推高了事件的舆论关注度。泰州当地的快速反应,对当事人免职处理,缓解了舆情的继续发酵,然而传统媒体对下跪事件背后牵连的化工厂污染项目博弈的报道,以及背后存在的拆迁补偿不公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使得泰州官方在承受“下跪事件”所造成的舆情危机后,在另一个角度被网友围观,从这个角度而言,泰州官方面临的舆论压力仍较大。
此次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的发展方向有别于以往事件,由“下跪”事件揭露出存在的更深层次的矛盾,这种舆情发展态势,需要各级官方给予足够重视。在本次事件的处理中,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泰州借助官方微博积极发布回应 引导舆论走向
此次事件于4月20日中午在微博和论坛等互动平台上传播开来,面对快速发酵的舆情,泰州官方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于20日下午发布微博,直面网民的质疑,传递官方态度。泰州官方的这种举措,一方面,及时的表态,抢在舆论未形成合力之情,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微博平台舆论场观点的极端化;另一方面,在事件初期,由于缺乏相应的材料,泰州官方借助官微的表态也成为网络媒体报道的主要信息源,这就相当于借助了媒体的力量扩展了官方的回应。这也为各级政府提供了一个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逐步把认证微博平台打造成应对危机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平台。
危机事件的应对着手细节更易说服网友
政府遭遇突发危机事件,一些大的原则理应遵循,比如及时有效回应、低姿态、善于倾听民意等,在大原则把握的同时,也应注意细节的打磨。在泰州官员吃豪餐下跪事件中,针对网民所言“豪餐”一说,泰州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对菜品、烟酒以及每桌单价都做了详细说明,这种对细节的详细调查和陈述,为官方的进一步应对创造了条件。
危机的发生非一日之寒 需建立长期监测机制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在官员下跪事件背后有更深的利益纷争,污染项目所引发的补偿问题可能是下跪事件真正的源头,官员豪餐只是一个导火索。更进一步讲,当地污染项目的上马以及补偿问题已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事件所引发的利益冲突也由来已久。存在着的矛盾以及可能引发的危机显然并未引发当地官方的足够重视,或者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当地政府也缺乏一套完整的舆情预判机制,对可能存在的危机不能充分预见。这就提醒各级政府,在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社会利益纷争日益复杂化的当下,建议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研判系统显得十分必要。(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朱明刚)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