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民众“年检”很有必要
据新华网“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4月3日最热新闻事件是“一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遭绑架”,微博最热话题为“马警方对马航失联展开犯罪调查”,新华网发展论坛“公务员吃亏?养老金并轨应该侧重看什么”为最热网帖,“一场‘舌尖上的’攻坚战”则为最热博文。
一、 热点舆情数据
热点新闻 |
|||
题目 |
来源/首发媒体 |
参与数 |
地域 |
一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遭绑架 |
网易/新华网 |
58288 |
国际 |
我国稀土深加工欠缺:十元卖出千元买回 |
新浪/第一财经日报 |
22555 |
全国 |
云南白药承认配方中含草乌成分 |
网易/京华时报 |
13610 |
全国 |
不满排队时间过长患者家属砸伤医生 |
搜狐/新京报 |
10137 |
北京 |
南京长江大桥桥面伸缩缝塞进拳头 |
新浪/扬子晚报 |
8711 |
江苏 |
热门微博 |
|||
题目 |
来源 |
讨论数 |
地域 |
马警方对马航失联展开犯罪调查 |
腾讯微博 |
2610000 |
国际 |
中移动香港套餐收费标准引热议 |
腾讯微博 |
190000 |
香港 |
一名上海游客在马来西亚被绑架 |
腾讯微博 |
80000 |
国际 |
曝云南白药含草乌成分 |
新浪微博 |
70000 |
全国 |
北京阶梯水价听证方案:基本水价上调约25% |
腾讯微博 |
33300 |
北京 |
论坛热帖 |
|||
题目 |
来源 |
点击量/回帖量 |
地域 |
公务员吃亏?养老金并轨应该侧重看什么 |
新华网发展论坛 |
30005/53 |
全国 |
海南一日之内宣布9官员被双开 |
新华网发展论坛 |
21005/18 |
海南 |
住建部确立6个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 |
新华网发展论坛 |
20455/10 |
全国 |
农行内部公示提拔80后高管 27岁已成副局级 |
新华网发展论坛 |
20344/3 |
北京 |
雾霾进京都成国家幸事? |
网易论坛 |
15119/47 |
北京 |
热点博文 |
|||
作者/标题 |
来源 |
点击量/评论数 |
地域 |
郎咸平:一场“舌尖上的”攻坚战 |
凤凰博客 |
91025/126 |
全国 |
叶檀:银行的高股息为什么不讨投资者的好 |
凤凰博客 |
46391/0 |
全国 |
茅于轼: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搜狐博客 |
34836/245 |
全国 |
马昌博:王岐山哪句话揭示中国官场的疑问 |
凤凰博客 |
328256/0 |
全国 |
刘雪松:广场高音炮为何惊动省委书记? |
搜狐博客 |
25625/65 |
浙江 |
二、热点话题观点辑要
□教育简政放权: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 舆论:没了指挥棒高校怎么办
《人民日报》2日消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审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指挥棒。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点学科审批饱受争议,过度受到行政干预,高校发展急功近利等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取消审批之后,已经评上的重点学科怎么办?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审批方式?没有了重点学科“指挥棒”,高校究竟该如何理性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网民“乔家旺”:取消高校重点学科审批不过是教育领域放权改革的一小部分,也是走在前列的关键一步,如果这一步拖泥带水,落下不彻底,不仅让改革效果打折扣,有损改革公信力,而且最终让本已“走偏”的高校重点学科审批越走越偏,背离教育和学科建设规律。
千龙网:如果把取消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比作“破”的话,那么在破了之后就应该“立”,不能“只破不立”,而必须破旧立新,建立新的高校重点学科评价的“游戏规则”,这比取消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更为重要。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灵魂,绝对不能因为取消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就不做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
四川新闻网:政府向高校放权,高校将可以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规律来发展学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当国家对高校全面放开之时,其实也是高校真正崛起之日。只有全面放开,让高校有办学自主权,高校的发展才能真正走上轨道与国际接轨。因此,取消学科审批还远远不够。要将所有可以下放取消的权力都还归高校才是真正的放手。
□国务院发布今年政府信息公开要点 媒体:应接受公众“年检”!
新华网2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文件指出,对公开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公开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避免出现不实信息甚至“官谣”现象。对此,有媒体表示,该条例在实际操作中,易受制于政府及行政机关的意愿,同时对于一些热点的问题,“保密”成了拒绝公开的挡箭牌。
《中国青年报》:以前总是政府部门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年检,而今公众也应该有权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年检”。这种“公开年检”既体现出政府信息公开上的进步,也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一方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也要揭开隐藏政府信息的盖子。毫无疑问,接受公众的“年检”,应该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动作”。
《西安晚报》:解决政府信息不公开,首先需要强化部门上下之间层级的制约作用。其次,要解决谁来监督公开,谁来对拒绝公开或者敷衍公开承担责任,相应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投诉与问责机制,并纳入到人大执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中去,给予有效监督和问询。但其解决的根本,还在于促进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用权,根治部门本位利益,解决政府和部门“不敢公开”的瓶颈。如此,政府信息全面与常态公开方能实现。
□曝原云南副省长沈培平学历造假 网民:谁该担责?
《新京报》2日报道,落马官员沈培平系云南保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专科毕业,其后就读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沈培平2004年至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一个文科出身的官员,竟能神奇地获得理学博士学位,5个月后获聘该校兼职教授,其学历和职称的“速成”令人惊讶。
《中国青年报》:沈培平已经落马,但我们还需不断的追问:他的博士学位有没有问题,谁该承担相关责任?如果学位来路不明,其博士生导师必须负责任,因为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出炉,都离不开博士生导师。此外,研究生院和校方是否有责任?有关部门理应对此严肃问责,并将真相公之于众。总之,不能因为沈培平落马了,就放弃对其博士学位来历的追究。
评论员舒圣祥:学术腐败背后,其实也是高校掌权者的权力腐败,教育部不能不严查,不能不严惩。就像查处贪腐行为,行贿的和受贿的都要查;查处官员文凭“注水”,既要查查官员,也要查滥发文凭的高校。官员学历“注水”在现代政治文明里,是不讲诚信的严重问题。试想,一个不讲起码诚信的官员,怎么代表政府的公信力?公众还怎么信任他?官员带头不讲诚信,又如何要求普通公民讲诚信?
□保定楼市热炒 一楼盘三天涨价近两千 舆论呼吁“冷思考”
央视网报道,3月26日,河北省出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直接催热了河北楼市。近日,保定的楼市一天一个价,记者采访了一位买房者,他因为没订上房懊恼不已,“三天前6100现在8000多,后悔死我了,涨得太快了,接近高铁呗。”
海外网:面对房价飙涨,地方政府应关注几个方面:其一,如果最终政策低于预期,房价会不会暴跌?或者过度透支保定的未来发展空间,保定发展后继乏力,会不会沦为空城、睡城或鬼城?其二,“萝卜快了不洗泥”,那些热销的楼盘,比如“日光盘”,难道都合乎规定吗?有没有暗藏陷阱?而从全国各地投资客涌向保定,恰可反映出国人手中余钱过多、投资渠道狭窄,这一命题同样值得思索。
《现代金报》:保定楼市最近的确火爆,但热炒之余还需“冷思考”。其一,发改委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尚未公布,目前只是河北“一厢情愿”地把保定确定为承接首都部分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之一。其二,楼市火爆实为开发商与炒房者上演的“二人转”,开发商通过炒作来消化库存、回笼资金,而炒房者则试图借机暴富。其三,保定楼市库存量很大,是北京的6倍。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炒房者可能会遭受损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