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式服刑”,有多少“后门”待关紧
据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月13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
题目 |
来源/首发媒体 |
参与数 |
地域 |
1 |
大爷嫌公交停车离站台太远 朝司机丢手榴弹 |
网易/浙江在线 |
206100 |
浙江 |
2 |
上海踩踏发生时黄浦区部分领导在附近吃大餐 |
网易/新京报 |
161641 |
上海 |
3 |
山东曝贩婴新手段:地下产房现产现卖 |
腾讯/央视 |
25975 |
山东 |
4 |
新华社揭官员休假式服刑:宣判当天“保外就医” |
搜狐/新华网 |
25789 |
全国 |
5 |
深圳一落马官员东莞嫖娼40余次 带行贿人买单 |
搜狐/深圳新闻网 |
11588 |
广东 |
□落马官员频现“休假式服刑” 网民:缘于制度设计尚存“后门”
(图片来源:网络)
新华网报道,假释变成“提前释放”,保外就医成了“保而不医”,监外执行相当于“重获自由”,身负命案监外执行后竟再杀人……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超过800“逍遥狱外”者被重新收监。
@海口法官:新刑诉法中的伪证罪,只惩罚在刑事诉讼中医生出具的假鉴定,但对于在审判之后的保外就医中的造假者,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缺少透明公开的程序,极易使得“监外执行”成为“法外之地”。
@新华网:违法“监外执行”对于司法公平、公正的危害性不容小觑,要杜绝自己人查自己人,使一些人难以插手,才能遏制“监外执行”乱象。
@赵建平律师:避免“监外执行”还要针对特权服务对症下药。提高违规者的违法成本,完善监狱的医疗救治体系,减少监外执行需求,可以有效减少“保外就医”过程中的寻租空间。
□河北多市雾霾限行尾号不统一遭网民调侃
新华网消息,因出现连续重污染天气,河北省10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应急响应,并从12日起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然而,虽然河北省已公布将实施全省统一的限行尾号,但各地的政策却不一样。
@河北网民:一个省的几个市还整出这么多不一样,串门子走个亲戚都不省心。
@湖南长沙:并非是仇富心理,而是这样的政策一旦被确定,势必会相应出台汽车限购令,即便是严格限购摇号,家庭限数,也只是有效限制了无权无钱无势的下层百姓。
@漂流的小鸡:鉴于目前“国内安全形势如此严峻”,强烈建议以后:单眼皮单号出行,双眼皮双号出行,戴眼镜的按故意遮挡号牌处理,假双眼皮按套牌处理。
警惕“苍蝇式腐败”侵蚀民生
(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回放】
综合媒体报道,河南襄城县一名官员丁某,利用自己县爱卫办主任的职务之便,在农村改厕项目中虚报改厕数目,贪占国家补贴8万余元用于个人消费,日前一审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近年来,家电补贴、生猪补贴、柴油补贴等多项国家补贴涉及生产生活的多方面。然而原本是对重点扶持领域的倾斜政策,却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眼中的“唐僧肉”,“荒唐”套取国家补贴手段层出不穷。
【舆情传播情况】
图1.“‘奇葩’骗补”相关舆情信息走势图(不含微博)
如图1所示,自从媒体报道了“原本是对重点扶持领域的国家补贴,却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眼中的‘唐僧肉’”一事后,网民对此表现出强烈关注。一时间“骗补”、“腐败”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标题中被强调。从趋势图可见,整个舆情信息量自1月11日不断上升,持续发酵。截至01月13日下午15时,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5356条。
图2.“‘奇葩’骗补”相关舆情热敏指数图
热度指数:衡量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的关注度,该值越高,网民关注度越高。
敏感指数:衡量该事件的安全稳定值,该值越高,意味着危害程度越高。
热敏指数:由热度指数和敏感指数加权而来,衡量一个事件是否应该引起重视。值越高,预警力度越强。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2015年01月13日)
【舆论观点】
网民认为,这种从百姓“救命钱”中剜肉的揩油之举,不仅有碍社会公平,还将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无疑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干部在群众当中的形象。
网民“唐亦瑭”:原本是对重点扶持领域的倾斜政策,却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眼中的“唐僧肉”,如此“奇葩”“荒唐”套取国家补贴手段着实令人震惊。
@长江网:“苍蝇式腐败”直接侵吞国家财物和补贴,严重损伤百姓的切身利益,百姓对此深恶痛疾。试想,连厕所、低保补贴都看得上眼的官员,还有什么贪腐的事情做不出来?
网民认为,“奇葩”骗补之所以层出不穷,一方面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责失职有关,另一方面源于部分领导干部的不正心术。
徐行(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骗补案件的发生,首当其冲的责任方是监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骗补成本低,大多数拿到补贴的机构或者个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存 在能骗就骗、罚不责众的想法,造成骗补现象在各行各业时有发生。
网民“毛开云”:“苍蝇式腐败”案件频发,说到底还是监管出了问题。“苍蝇”腐败的种种伎俩,无非包括欺上瞒下、内外勾结、利益瓜分等。不管哪一种伎俩,都与监管脱不了干系。
网民建议,斩断这种“奇葩”骗补,苍蝇式腐败,除了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和发放公开透明,还应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全民监督。
@荆楚网:要斩断伸向国家补贴的黑手,除了要加强审核,施行“实时跟踪监督”,推动国家补贴发放的“阳光运行”外,更应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问责。如此,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奇葩”骗补和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
张翔(福建师范大学教师):防止基层腐败必须加强对民生领域专项资金的监管,各地应将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专项资金投入和补贴资金发放的全过程,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所有民生资金的发放名单、流程和政策完全公开,并放开查询,通过“全民监督”形成遏制基层贪腐的威慑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