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武陵源“三大实招”强化污染减排工作监察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3-01-10 17: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2年以来,武陵源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工作专项监察,狠抓污染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旅游环境。

    重责任广宣传,营造“大氛围”。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每年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出台《武陵源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强化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及工作措施,将减排工作纳入年度绩效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环保实绩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横幅标语、知识竞赛等平台,广泛开展污染减排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倡导节能减排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形成了全民自觉参与污染减排的良好氛围。

    严监管强整治,开展“大检查”。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把好项目准入关,杜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建设项目。督促落实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实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百龙天梯公司和天子山索道公司等2个旅游企业超标排放污水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定期组织对索溪峪、锣鼓塔污水处理厂进行执法检查,督促落实工艺定期调试、管线定期维护及污染物削减月报、季报等制度;定期检查污水处理厂运行记录和监督性监测,确保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污水达标排放。

    强项目调结构,完成“大指标”。大力实施污染项目促减排,投资近300万元实施了“丰园”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投资2142万元实施了索溪峪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了2个污水处理站,直接削减COD38吨,氨氮8吨;投资3348万元实施3个乡镇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调整能源结构促污染减排,实施 “蓝天”工程,取缔燃煤锅炉和大灶,改用油、电、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施天然气集中供气工程,实现城区“全覆盖”;推广使用农村沼气能源,全区累计建设沼气池4000多口,普及率达40%。污染减排工作有序推进,2012年全区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689吨、77吨,同比净削减COD63吨、氨氮13吨,削减率分别为8%、14%;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42吨,均与2011年同期持平,顺利完成了年度污染物减排指标。(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纪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