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宁乡注重“四个强化”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3-01-11 10:27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风建设关系民心向背和事业成败。近年来,我县将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早谋划、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全县作风建设氛围浓厚、成效明显,为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作风建设行动快、氛围浓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去年9月组织召开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全面开展以“五治”(治奢治玩、治庸治懒、治浮治散、治乱治差、治远治冷)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成立高规格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作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设作风办及宣传教育、监督检查、问题处理、绩效考核四个小组,具体负责协调推进全县作风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及省、市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出台后,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规定、强力推进作风建设的新高潮。12月21日24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进行学习传达和安排部署并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列入县委2013年工作要点。今年1月5日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以后,县委于当天下午迅速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学习传达,1月6日下午再次召开全县作风建设工作大会,对作风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要用铁的纪律、铁的措施整肃干部作风。1月9日,县委又组织召开作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先后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干职工会进行动员部署,全县上下形成了转作风、优服务、谋发展的广泛共识和浓厚氛围。
强化制度建设,作风建设重规范、立规矩年6月,我县结合宁乡实际,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从党的政治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机关工作纪律、生活作风纪律等五个方面对全县各级干部提出了“21个不准”的要求。12月,又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和精简文件会议的通知》,以切实减轻基层工作压力。特别是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出台后,我县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充实,出台了《中共宁乡县委常务委员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新闻报道、坚持勤俭自律、坚持务实高效等五个方面对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县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年中和年终向县委常委会议汇报个人贯彻执行情况,着力从县级领导层面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同时,及时转发了省纪委、市委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以及市纪委关于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规定,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明查暗访,作风建设动真格亮利剑坚持把社会监督与专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实现作风监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从2010年开始,我县连续三年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合作,聘请骨干记者深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行暗访拍摄,制作内参片在年底千人测评大会公开播放。面向全县公开选聘30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和10名环境评议员,授权他们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县予以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或当事人认真整改。组织开展“我们都是监督员”活动,面向社会有奖征集有关干部作风方面的视频资料,公布全县作风建设举报热线电话同时由县纪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组织开展经常性明查暗访,去年已就上班时间出入娱乐场所、公车私用、中餐饮酒等开展20多次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了12名违反作风规定的公职人员。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县纪委成立9个组,对全县所有乡镇及乡镇卫生院、中心校,所有县直单位及其二级单位开展了全覆盖的督查,查找作风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酒后驾车、上班时间出入娱乐场所、会风会纪、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等开展专项检查,力求查处一批典型、曝光一批典型。
强化社会评议,作风建设考评严、反响好在2010年、2011年组织千人测评的基础上,去年12月28日再次召开政风行风千人测评大会,继续采取“当场测评、当场统计、当场亮分、当场排名、当场表态”的方式,分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对59个县直单位和56名重要科室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公开测评。为确保测评的客观公正性,我县建立了3000人的测评人员数据库,参加测评打分的1000名代表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同时将平时测评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其权重在最后得分中为15%,从而促使各被评对象更加重基础、抓平时。根据测评结果评出的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分别给予单位5万元和个人2千元的奖励;且类内排名倒数一名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当场作整改表态发言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连续两年类内排名倒数第一的要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测评分在70分以下且测评排名类内倒数第一的个人,责令单位免去其职务并调离工作岗位。“五个当场”的千人测评模式,将作风建设的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客观直接地检验了作风建设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干部作风的明显好转,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提高了宁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竞争优势。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稳健、态势向好,县域生产总值实现790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财政税收实现40.5亿元,同比增长22.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进7位,跃居全国百强第61位,中部第3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