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开年第一课 首先开讲“改作风”

蛇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闹钟叫醒沉浸在节日欢愉中的人们,开始新一年的打拼。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株洲市领导都在干嘛?答案是学习。开年先聚在一起上两天课,再分头开始各自的工作,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28年。
2月16日正月初七,上午8点30分,2013年度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中学习开始。“新年好。依照惯例,今天大家又在一起集中学习,讲课的主题是加强作风建设,有请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晨光教授为大家讲课。”主持人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以简单明了的开场白将株洲市领导班子成员带入了学习时间。
学习紧扣热点,首先开讲“改作风”
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都推出了具体举措。领导讲话不念稿了,考察不封路了……破除“虚风”、“官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顶层示范”,带动各地纷纷改作风、变会风、转文风。
上班第一天的集中学习,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晨光就带着利用春节假期撰写的课件,通过解析中央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和中央领导的活动报道,为在座的株洲市领导班子成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春节假期,我在株洲街头转了几圈,大宾馆、酒店的生意的确受到了影响。”谈到学习体会,王群就以亲眼所见,感受到了转变作风给株洲所带来的变化,“听说春节期间,株洲五星级酒店的订单就比往年减少了60%以上。”王群说。
紧跟形势,学习内容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年集中学习的重要特点。“我们安排的课程,会针对和配合党中央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株洲市委讲师团教授丁建平说。
丁建平介绍,比如在2005年,中共中央决定从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一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因此,株洲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就在原来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天集中学习时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课程主题,体现株洲新一年发展蓝图
从近年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年集中学习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课题都体现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脉络。既有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与落实,也有关乎株洲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议题。
比如2007年,开年学习的课题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授课老师就是最早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建议的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讲授这一课题,正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发改委联合制定出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方案,“融城”的呼声渐渐高涨。而就在当年的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到了2008年,开年授课的主题是“两型”社会。进入改革创新时间,株洲划定了区域改革的试验田。当年的第一次集中学习,清水塘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大家学习和讨论的话题。此后,深受重金属污染之害的株洲清水塘地区,随着一系列“两型”政策带动,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最受关注的区域。
2011年,株洲市领导班子在开年集中学习中,首次讲到文明城市创建的话题。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创建工作最大的金字招牌,成为株洲近几年的工作重点。
2011年12月,株洲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而到了2012年,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中学习再次谈到“创文”课题,株洲进入“创文”周期。
智库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干部,讲坛百家争鸣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是学习日,是株洲特色,28年坚持从未间断,已经成为一种制度。
株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主任何辉宇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用意在于,提醒各级干部,过了一个热闹年,该收收心开始认真工作了。集中学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杜绝相互串门、拜年的现象,“领导们在一起学习,下面的干部也就不会相互串门拜年了。”何辉宇说。
何辉宇介绍,1986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时任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决定,开年上班不相互拜年,而是集中两天时间进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这个决定,从此成为株洲市委的传统。从1986年开始,每年春节后上班的头两天,是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雷打不动的集中学习时间。
这样的集中学习,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个季度组织一次的制度。每次授课的老师,既有国家级智库的专家学者,也有省内研究相关问题的专家,还常常邀请来自基层的干部到场交流,让株洲市领导班子成员们听到各方面的声音。(株洲市纪委宣教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