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花垣:文化惠民从“有”到“好”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3 来源:湖南日报

    2月15日,花垣县花垣镇蚩尤村文化广场上,30多名苗家妇女踏着鼓点,欢快地跳着苗鼓舞。这是文化惠民工程给她们带来的时尚新生活。该县通过建阵地、筑平台、办活动,实现了文化惠民工程从“有”到“好”的转变。

    苗族人口占78.6%的花垣县,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活动传承多年。该县从2009年起启动“文化惠民工程”,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到本月初,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陆续建成乡镇文化站18所、“农家书屋”288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190处,完成县图书馆、7个乡镇站及192个村“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建成3年来,共接待读者21.4万人次。全县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到382个,队员达6700余人。

    实行节庆文化与日常文化相结合,让群众挑大梁、唱主角,是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措施。该县先后举办了花垣苗族文化艺术节,花垣苗歌节,湘黔渝三省边区苗族服饰、民间工艺品、苗族特色饮食展示会,苗族鞋垫刺绣大赛等活动,在湘、黔、川、渝边区产生广泛影响。一年一度的苗族“赶秋节”更是长盛不衰,成为群众文化的主打品牌。各村还根据区域特点和民俗特色,推出了“樱桃会”、“四月八”、“苗年节”等民间文艺节会。仅去年就举办大小文体活动620多场,其中90%以上由乡镇及村、社区主办、承办。

    文化惠民工程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发扬,目前,花垣拥有的省级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占全省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52.6%,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张湘河 龙艾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