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每年新增财力5%用于困难群众帮扶

为实现更高层次的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近日,湖南长沙望城区《关于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推动扶贫济困工作常态化的决定》,作为2013年第一号文件正式下发,实现扶贫济困从集中到常态化的转变。
每年新增财力5%用于困难群众帮扶。从2013年开始,望城每年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5%用于困难群众帮扶,将确保望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15年,该区将全面建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开通“雷锋580”24小时紧急救助热线。该区将在春节后开通“雷锋580”(谐音“我帮您”)24小时紧急救助热线,将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为突发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造成困难或行动不便的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对符合紧急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得到救助。同时,从2013年开始,将每年3月确定为望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月,3月5日为“望城慈善日”,广泛发动参与慈善。
七大举措实现集中帮扶向常年帮扶转变、单向帮扶向综合帮扶转变的常态化机制。根据《决定》安排,2013年,望城区推动住房保障全覆盖,开展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危房户地毯式调查,实现农村无房户动态清零,2015年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加大廉租房建设、城市棚改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采取实物配租、租赁补贴等多种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有房住、住房安全;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因贫失学对象动态清零,特困家庭高中和大学阶段助学全覆盖。开辟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实行奖、贷、助、补、减等多元化救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特困人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率达100%,实现“三无人员”、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确定区域所有公办医疗卫生机构为“惠民医院”,Ⅰ级和Ⅱ级重度残疾人住院就诊实行“十免十减”,免除包括门诊挂号费等10项费用,急诊留观床位费,护理费等10项费用减半收取。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将白血病、结肠癌、直肠癌等20种大病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和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限额等。
纪检监察机关全程监督,确保阳光操作、专款专用。科学设计工作程序,严把申报、批复、资金(物资)发放等程序;依托阳光救助子网站、望城电视台,在规定时限内实行救助政策、程序、对象全公开,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救助资金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依法严肃处理以虚报、瞒报、伪造等非法手段骗取救助资金的人员。实行慈善资金使用定期公示制度,各级慈善机构每年通过媒体公布一次善款筹集、管理、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社团管理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慈善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公开透明,不断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长沙市望城区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