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宁乡县干部作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3-03-27 10:28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作风建设事关人心向背,影响县域发展全局。为切实找准当前全县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2013年1至2月,宁乡县纪委牵头组织开展了一次作风建设专项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从各级干部贯彻落实县《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中的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等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全县共向33个乡镇、29个县直单位和2个园区发放调查问卷6450份,收回问卷6273份,有效问卷6244份。
一、干部作风现状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干部作风评价为好的占比38.66%,较好的占比42.92%,两者合计81.58%。由此可见,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状况较好,大部分机关干部的作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一般和差的评价占比18.42%,作风改进仍有较大空间。
从调查结果来看,干部作风建设状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不同类型单位对作风的认可度不同。乡镇人员的认可度比县直机关、园区企业的人员高约6个百分点。二是不同身份人群对作风的认同差异较大。评价为较好及以上比例最高的为领导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群体,最低的为其他普通群众群体(79.47%),认同度差异达到了10%。但县直单位普通国家公职人员的认可度最低,仅为71.81%。三是不同年龄人群对作风的认知不同。51岁以上的群体的认可度最接近平均值,35岁以下的群体认可度最高,36至50岁的群体认可度相对偏低(79.73%)。四是六大方面的认可度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来看,认可度最高的为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与整体认可度基本持平;最低的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平均认可度低约9个百分点,其次为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低约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调查者对六大方面存在的现象答案选择及364位被调查者所提出的书面意见,目前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比较突出,情况不容乐观。

[$Page$]
1、一些现象反映比较集中。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反映存在的问题占总人数比例超过10%的有7个,分别是:在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方面存在的干部不敢坚持原则,不敢碰硬,缺少敢抓敢管、一抓到底的魄力(11.18%);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做事不了了之,工作效率低(12.24%);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方面存在的工作中铺张浪费和讲排场(16.29%),追究物质享受(10.2%);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选人用人方面有不公道现象(12.17%);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存在的口号多,方法措施少(11.15%),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10.41%)。反映最多的分别为工作中铺张浪费16.29%、工作不了了之效率低12.24%和选人用人方面不公道正派12.17%。
2、遇到过作风问题的人群比例较大。在调查的6244人中,有2198人认为干部清廉正派占35.2%。其他高达64.8%的人均碰到过索拿卡要或其他作风方面的情况。这个比例在乡镇、县直单位和园区分别为62.35%、70.01%、76.22%,越是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多的地方比例越高。按调查总人数计算,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办事找不到人或接待的人态度冷漠22.41%,借公家之名办私事15.58%、办事时要求请客或宴请10.87%,其次为通过暗示索拿卡要8.06%,收到办酒席通知7.9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碰到公开索拿卡要的有6.69%,要求报销个人费用的有3.54%。
3、产生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在问题产生原因的选项中,认为领导干部没做好示范,带坏了风气的比例最高,有483个选取,占原因总数的30.21%。其次,对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监督不力、处理不严、警示不足的比例次之,占原因总数的25.33%。在所提及原因中,有330个(20.64%)认为是世风问题,363个(22.7%)认为是作风问题不好管理或管理起来困难。这充分说明,影响作风问题既有领导干部示范的原因,也有监督无力或无法有效管理的原因,还有整个社会风气的原因,产生的症结复杂。
4、求解问题的途径值得思考。在当回答碰到工作人员说事情不好办的时候,只有44.58%的人认为是政策原因或自身原因,高达41.88%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去找熟人或托关系去办,12.2%的人认为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而且,这个比例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在低学历群体(高中、中专或其他学历)中当中愈加突出,托关系去办或认为工作人员刁难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0.74%和56.95%。而恰恰是35岁以下年轻人的作风认可度最高。同时,通过与全县干部作风认可度均值比较可以发现,虽超过64.8%的人碰到过干部作风问题,但这部分人当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仍认为干部作风比较好,甚至有超过5%的人认为作风好。这充分说明,干部作风问题,不但社会对此有一定程度的“宽容”,而且已逐步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气候和环境。
三、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建议
1、重视思想教育,建立崇廉尚洁的人文环境。一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从严要求,做出表率,以身作责;要改进工作方式,少官腔,少官架子,少口号,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听取意见,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加强学习教育。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提高干部个人素养和履职能力,自觉做人民群众的公仆。三是要浓厚社会氛围。加强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宣传,多树典型,形成整个社会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干部从牌桌上、餐桌上摆脱出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
2、加强刚性约束,建立规范公开的办事制度。一是要进一步改进办事程序和方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强化政务公开,切实防止“橡皮规章”、变相收费等现象发生,真正做到有熟人没熟人、有关系没关系一个样。三是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真正做到既约束服务对象,又约束管理者,切实防止投诉无门或投诉无果的现象发生。四是要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拓宽监督渠道,建立有效管用的监督平台。一是要坚持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抓、坚持抓,一抓到底,避免“一阵风”。二是要注重发挥社会监督,包括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等的积极作用,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各种作风问题无处遁形。三是要充分发挥专职监督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作用,多进行暗访,多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四是要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立法监督,加强审计监督。五是要建立监督投诉整治机制,加强监督科技手段应用,建立公开评议制度,确保监督的刚性制约效果。
4、严肃党纪党规,建立严格长效的问责机制。一是要严肃党纪党规,无论职务高低,发现作风问题依法依纪惩处。二要重拳治腐,抓重点和典型个案的查处,既惩罚人,又教育人;三要建立科学的作风奖惩机制,特别是要建立优胜劣汰、任人为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对于作风不良的干部,应进行清退或处理。四是要加强对部门工作的履职监管力度,狠刹各类不正之风。
5、注重综合推进,解决影响作风的配套问题。一是要关心爱护普通干部,提高普通干部待遇。尽量减少行业差异、地区差异,消除各种不公正现象。二是要勤俭节约办事。公开“三公”经费,进行公车改革。要改革文风会风,大小会议禁发纪念品;精简不必要的检查,注重实质性的民生工程。三是要进一步实施精兵简政,高薪养廉。可探索将多个单位、多个科室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中、透明办公。四是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做起。从群众关心的大吃大喝、“信封交易”、公车私用、经商办企业、打牌赌博等问题改起,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