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18家省直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

改进作风 为民服务
18家省直部门作出公开承诺
3月26日上午,省直机关工委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公安、交通等18家省直部门就窗口服务单位“改进作风、为民服务”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引导省直窗口服务单位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三创”、“满意服务在春节”、“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大力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便民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了创先争优带来的变化与实惠。2011年和2012年,先后2次组织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信访等10个重点省直窗口部门进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率连续2年保持90%以上。此次,省直机关工委新增加了经信、司法、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旅游、电力、邮政等8个部门,18个省直部门面向社会作出2013年“改进作风、为民服务”公开承诺。
发布会上还表彰了一批“群众满意窗口”,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16个单位荣获2012年度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称号。(孙敏坚)
转作风 办实事 树形象
——18家省直部门“改进作风、为民服务”公开承诺摘登
省教育厅
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力度,2013年重点扶持建设1000所合格学校,使合格学校建设数量达2015年规划目标60%以上。
2013年在全省新建2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推动普惠民办幼儿园发展,着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为县以下农村小学公费定向培养1500名初中起点和500名高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为县以下农村幼儿园定向培养500名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择优招聘4000名以上特岗教师,分级分层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幼儿园园长进行培训,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1000人以上,骨干教师50000人以上,培训中、高职教师5000人以上。
继续坚持所有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公开。大力开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举办各类大中型、区域性、行业性专场招聘会20场以上。
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力度,确保普通高中学生受助覆盖面达到在校生2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受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大学生资助覆盖面达30%以上。
监督电话:0731-84766241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重点支持“小巨人”计划、“创业”计划企业上台阶,争取2013年新增营业收入过4亿元的大企业100户以上,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中型企业1000户以上,新创办小型微型企业30000户以上。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全年完成省平台硬件设施和数据中心、呼叫中心、运营管理中心3大系统建设和7个市州综合窗口平台、11个产业窗口平台建设;启动4个市州综合窗口平台和6个产业窗口平台建设,支持30个县级综合窗口平台建设。
继续推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争取全省担保中小企业达到1.6万户、担保融资规模达到600亿元。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全年组织举办各类中小企业人员培训班360期,培训人数32000人以上。同时,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远程培训,培训人数14500人以上。
大力开展“数字企业”创建活动。组织中小企业开展“数字企业”创建活动,争取今年创建“数字企业”3500家以上。
监督电话:0731-88955386
省公安厅
深入推进“打盗抢保民安”、“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扫毒害保平安”和打假专项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深入推进城乡警务战略,建立“一包双联”、“驻社联村”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建立“阳光警务执法办案查询系统”,将执法依据、执法进度、执法结果向社会公开。
进一步增设城区出国境证件受理点,推行出国境证件自助受理、网上预约服务。
建立省内异地车辆管理备案登记制度,对省内异地从事营运的驾驶人、货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向营运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备案登记的,按规定详细录入信息,备案登记一年以上的,营运地车辆管理所可直接办理机动车检验和驾驶证审验业务。
有效维护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在城区治安、交通复杂路段的中小学校设置“护学岗”。
开辟“绿色消防通道”,主动上门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消防安全服务。建立消防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全省范围消防产品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和单位注册查询,以及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和流向信息。加强“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建设。
监督电话:0731-84590999
省司法厅
认真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全省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动、企业支持、家庭介入、爱心关怀”的一体化戒毒康复模式,免费收治600名戒毒康复人员。
在全省扶持10个以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项目,举办100场以上市州、省直单位领导干部法制专题讲座,分级集中轮训1000名以上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
加强人民调解、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年内50%以上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达到规范化标准。
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全年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不少于2.4万件。
监督电话:0731-84586151
[$Page$]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让全部有培训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确保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自主无障碍和方便快捷转移。实行企业离退休人员自主选择银行领取养老金制度。实行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委托银行代缴企业养老保险费办法。
符合政策要求的住院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医保报销80%,城镇居民医保报销70%。生育保险实行政策项目范围内全额报销。实现全省医疗保险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在公务员招考笔试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等人事考试中,切实加强考试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远程服务能力;继续推进考试安全体系建设。公务员招考继续实行集中面试、现场全封闭管理、考官考生双抽签、市州考官异地交流等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内部监督、舆论监督机制。
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保证及时裁决,按时结案率达到90%以上。
监督电话:0731-84900017
省环境保护厅
在行政许可方面,严格审批依据、申报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在行政执法方面,严格按照行政处罚规定、办案程序,办案处罚的结果、申诉的时限做到及时告知和公开。
抓好重金属污染治理。组织、申报好重点治理项目,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推进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等重点地区污染综合整治。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干法水泥窑脱硝、重金属污染治理、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推进长沙环保工业园、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建设,提升循环利用水平,确保年增长25﹪以上。
抓好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创建工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工作。
监督电话:0731-85698037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惠民生的重要举措。突出抓开工、竣工,突出抓配套建设和品质建设,突出抓分配和运营管理。重视工程安全质量,对工程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推动保障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认真做好困难群体的危房改造工作,力争201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严肃查处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优先安排地下管线、城镇道路、停车设施、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构建多样性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地级市和1/3以上县级市基本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快速、高效、文明、有序。
监督电话:0731-88950100
省交通运输厅
重点实施“1273”工程。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确保醴茶、垄茶等14条高速公路通车。新改建国省干线2000公里以上,新开工2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9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7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46亿元。投资30亿元,加快推进26个水运重点项目。投资9亿元,加快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建成客货运站65个。
实现29项行政审批事项所有办件全部上网运行,其中25项实现审批时限提速1/3以上。回访满意、基本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水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处理到位,使“三乱”行为举报、投诉数量全年下降20%。
城市公交车始发正点率达到80%以上。新增600个行政村通道路客运班车,行政村道路客运班车通行率达到90.4%以上。
监督电话:0731-88770166
省卫生厅
全省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人.年,住院费用平均实际补偿率力争提高到65%,住院补偿封顶线不低于12万元。
全面推开终末期肾病、肺癌等30种重大疾病的新农合保障工作,政策规定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定点助产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实行基本医疗全免费。
为城乡65岁以上居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
为武陵山片区20个贫困县半岁至2岁农村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
为75万名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检查,为5万名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检查。
为2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在公立医院继续推行“无假日医院”、预约诊疗等措施,其中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诊疗率达60%以上。
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抗结核治疗,为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
全面落实血吸虫病防治策略,6个血吸虫病重点疫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监督电话:0731-84822019
省国家税务局
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统一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统一出件。
纳税人涉税审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及时办结率100%;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告知准确率100%。
除信访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和专案稽查案件外,在实施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和纳税评估前要告知纳税人。对评为A类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除举报、专项、专案检查以及金税协查等检查外,3年内检查不超过一次。
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取消发票工本费的规定,在企业领购发票时不再收取发票工本费。
监督电话:12366,0731-85558332
省地方税务局
推行同城通办、税融通、纳税人学校等现代服务措施。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和电子缴税功能,重点做好网上办税服务厅、手机办税、自助办税系统的建设,尽可能使纳税人足不出户享受到办税服务、税法宣传、咨询辅导等服务。
推进办税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等服务措施,开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办税服务“绿色通道”。
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好残疾人、下岗职工、军转干部、退伍士兵、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规范税务行政审批,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落实税收执法公示制度,实行阳光办税。依法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维护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
监督电话:0731-88188730
[$Page$]省工商局
按照非禁即入的准入原则,允许各类小微企业、新成立的创业主体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服务各类经营者产业升级和转型等的调整;支持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
完善绿色通道,继续支持下岗失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进城农民工、随军家属、刑释解教人员等7类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从今年1月1日开始,免征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
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红盾护农行动、打击传销行动、打击假冒伪劣、打击商标侵权、治理商业贿赂、整治虚假广告、整治霸王条款、整治无照经营、整治烟草市场等十大“亮剑行动”。
利用湖南企业登记网开展网上登记、网上年检。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许可项目,做到当场受理、当场登记;落实限时办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确保12315电话24小时畅通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消费者申(投)诉调处率达100%;开通12315短信平台和指挥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食品检测通报和消费提示,实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问题可追,责任可究”。
监督电话:0731-85693037,85693200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13项行政审批事项承办更加简捷、规范,推行网上审批,按时办结。
重点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强化不合格企业退出机制,依法吊销、撤销、注销、严重违法和不具备条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维护公平的竞争。严格定量包装食品商品量的监督检查,坚持诚信计量,监管加油站兑现公开承诺。严厉打击短斤少两行为。
加强烟花爆竹等重点的工业品和日常消费品的监管。实施全程全时监管,不留死角和盲区,严防和及时处理事故。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电梯、自动扶梯等特种设备做到台台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行为。应急分队及时处置特种设备突发事件。
监督电话: 12365,0731-89967107
省旅游局
畅通投诉渠道。在门户网上、各重点旅游景区(点)、星级酒店、旅行社公开旅游投诉电话,接受投诉,及时有效地查实、处理并回复各类旅游投诉。
规范旅游行业的审批制度。公开等级旅游区(点)、星级饭店、家庭旅馆、旅行社星级等旅游行业方面审批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手续、审核过程及结果。
强化对旅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旅游经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
切实做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开发和引进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建立完善诚信监督员机制,经常开展对旅游诚信信息记录、投诉、举报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
监督电话:0731-84739037,84744353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努力解决非药品冒充药品、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药品、利用虚假广告误导用药消费等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查处和曝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强化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对省内所有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实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全程电子监管;对省内生产的所有基本药物实行全覆盖监督抽验,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做到立即查处、依法严厉处罚。
深入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和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全面推动餐饮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餐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和基层社区,消除监管盲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努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认真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及药品质量问题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抓好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1233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建设。实名举报24小时内派人到现场处理。
监督电话:0731-88633372
省信访局
认真做好群众来信办理、来访接待、网上投诉受理等工作。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方位畅通信访渠道。
督促有权处理机关向来信人公开办理程序和办理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接受群众来电查询,查询电话:0731-82215413。
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具备登记分流、专项接待、司法调解、法律咨询等职能,接待群众有茶水相待、有人员接谈、有明确告知、有结果反馈。改革群众到省来访的接待方式,由过去按地域接访,调整为按来访诉求内容分类接访。
在全省开展“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落实好首办责任制,加大交办督办力度,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进及时就地妥善解决信访问题。
监督电话:0731-82217430
省电力公司
努力打造“城市十分钟缴费圈、乡镇村村缴费点”,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便捷缴纳电费方式。
建设新农村电气化县3个、电气化乡25个、电气化村480个,完成“为民办实事”2000个行政村配电网的改造工程。
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供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特殊边远地区120分钟。
供电设施计划检修停电,提前7天向社会公告;对欠费客户依法采取停电措施,提前7天送达停电通知书,费用结清后24小时内恢复供电。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从严落实“十个不准”规定(不准违规停电、无故拖延送电;不准违反政府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客户收费;不准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不准利用岗位与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在营业厅和对外服务网站上公布统一监督电话。受理客户投诉后,1个工作日内联系客户,7个工作日内答复处理意见。
投诉电话:95598;监督电话:0731-85605777
省邮政管理局
各服务窗口切实加强对邮件、快件的收寄验视工作,从源头上堵住违禁物品进入邮政寄递渠道,确保邮件寄递安全。
严格执行邮政行业对外服务时间标准,确保城乡居民充分享受邮政普惠公平服务;不泄露快件信息和客户资料;杜绝私拆、隐匿、毁弃、积压、扣留、短少用户邮件快件的行为。
严格邮件、快件投递服务时限,确保城市24:00前到站的邮件次日投递;同城快递全程服务时限不超过24小时;国内异地快递全程服务时限不超过72小时;国际快递全程服务时限不超过7个工作日。
对用户查询实行首问责任制。投诉处理完结率达100%,对邮政管理部门批转的申诉在15日内妥善处理并结案。
监督电话:0731-12305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