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手记】父亲的教诲

2011年,我离开乡镇,来到县纪委工作,父亲以前在县里也担任过纪委书记,如今,我也来到了纪检监察大家庭,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尽管家中就有个老纪委书记,但是当时我一直在外求学,在家时间不长,父亲也极少在家里说起单位的事情,所以,对纪委,我一直感觉是陌生,甚至充满神秘和敬畏的。
以前在乡镇工作的时间安排相对松散,刚回来的那个把月,我每天都是拖拖拉拉,经常上班时间过了20分钟我还在家里磨磨蹭蹭,被父亲看到好几次,终于有次逮着我说:“你现在是纪检干部了,要监督别人,还经常要去查别人的岗,要严格要求别人,首先是要自己要做到,每天在县委院子上班迟到,别人都戳你的背嘞!”听得我是满脸通红,再也没上班迟到过了。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要去纪委报到的前一天,父亲和我说的几句话,他说:“纪委这个单位,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有他的特殊性,我就和你说两个要求:一是不要怕事,纪委的职责就决定你们要做的事情不讨人喜,要得罪人,但是你是在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放开手脚去做,你有时候查处了他,往往最后其实是保护了他、挽救了他,宁愿平时听到干部怨声,也不愿听到牢里哭声;第二是摆正位置,做好自己,纪委是有处理党员干部的权力,但是你要多想这个权力是怎么来的,要怎么用,不要滥用职权故意去整人,打压别人,珍惜自己的羽毛,努力提高自己”
到纪委的这几年,我一直把父亲说的这几句话记在心上,努力学习,学政策法规,不让自己说外行话,学办案技巧,让我处理事情游刃有余,第一次拿摄像机手心里的汗水,第一次面对谈话对象心中的忐忑,都成了我成熟进步的记忆。从一名普通干事到一个科室的负责人,我对工作的热爱始终未变,做人做事的底线始终未越。
父亲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对我妻子说:“纪委工作有特殊性,一般的工作夫妻之间以交流一下无妨,但是他们有纪律要求,你也不要去打听,不听不传这是纪委家属的底线,他们有时候办案是说走就走,加班是经常的事情,你也要多理解”。几年的纪委工作以来,我的妻子一直对我的工作是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的,一直是工作顺利,家庭和睦。
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县里开展反“四风”专项整治活动,加班较多,一次父亲随意问起,你们最近忙什么,经常不回来吃饭。我回答:“都在搞作风督查啊”。父亲一下语气提高了:“你们怎么老是搞什么作风督查,天天就是查岗查车,要去办案子啊,找线索,办大案要案,查几个有影响力的案子啊,我们那时候,啧啧!一年就查了几个科局长,有的还移送了,你们这是不敢较真碰硬,只敢小打小闹。”
我笑了笑,跟父亲说:“王岐山书记现在提出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就是要抓早抓小,我们做的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也都是保护干部不出大问题的事情啊,要说办案子,我们县里今年办的案件数,是去年的两倍勒……”
时光如梭,我已从一个懵懵懂懂的纪委新人变成一名自信担当的纪检卫士,父亲的教诲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们的纪检故事一直在继续。也许,时代的不同让我们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有着些许不同,但是永远不变的是,我们对党的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传承。(衡山县纪委 李万钧)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