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湖南省嘉禾县“三自一包”唱响廉政文化大品牌

编辑: 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嘉禾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嘉禾县创新方式方法,采取“三自一包”办法,组织县直各系统、乡镇党委,轮流在体育广场举办廉政民歌会,倡廉洁、树清风,扬正气、促和谐,有力夯实了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有效促进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自筹自办,精心策划,唱响主旋律

     廉政民歌会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纪委、县委宣传部承办,县直各系统、乡镇党委轮流协办,每月举办两场。为组织好廉政民歌会,把廉政民歌会列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廉政民歌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爱我嘉禾、兴我嘉禾”廉政民歌会活动方案》,下发到县直各系统、乡镇党委,统一思想,明确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演出场所及时间安排等。县纪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精心组织各场廉政民歌会。县委宣传部组织文化、广电等部门为廉政民歌会的举办提供技术支撑。各系统、乡镇党委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积极筹备由本系统、乡镇协办的廉政民歌会。全县上下思想统一,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着力把廉政民歌会办成丰富群众文化的品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展示美丽嘉禾的平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

     二、自编自演,搭建平台,扩大宣教面

     为拓展宣教面,扩大红歌会的影响,该县多管齐下:一是选址广场办民歌会。改变原来在室内举办廉政晚会,凭票入场的做法,选择人群集聚的县体育广场作为民歌会演出场所,不设围栏,无需入场券,不管是领导还是百姓,也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可以到场观看。二是选用现代技术传播民歌会。每场民歌会举办前,通过海报、嘉禾电视台、红网嘉禾分站、今日嘉禾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告演出时间、地点,诚邀社会各界群众前往观看。举办时,嘉禾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每一场民歌会,并在体育广场设置了超大的LED电子显示屏,便于群众观看。三是选择时间办民歌会。改变原来一年、甚至几年才办一场廉政晚会的做法,把民歌会常态化,年年举办、每月两场,分别于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和第四个星期五晚上举行,让大家在快乐中度周末,在娱乐中受教育。由于考虑周全,不受身份限制,不受时空限制,便于群众参与,每场民歌会吸引了上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到现场观看演出。

     三、自娱自乐,挖掘特色,增强渗透力

     在办民歌会过程中,十分注重节目的策划,力求“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乡土特色。要求表演者90%来自本系统、本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充分挖掘民间艺人,充分利用“民歌之乡”的优势,策划一些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节目,把一些高深的理论通俗化,把一些空洞的大道理生活化。二是突出反腐倡廉主题。围绕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民歌”与“廉政”相结合,策划节目。如组织县领导率先合唱《廉政之歌》,县财税系统党委的廉政小品《考试》,县教育系统党委的《猫鼠之夜》等节目,都很好的体现了反腐倡廉主题。三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红”字当头,唱响红歌,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性与艺术性、观赏性有效结合,既要唱响红歌,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要进透信念,强化教育,筑牢堤坝,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四、包满意度,全民参与,提升正能量

     广场廉政民歌会的举办,唱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主旋律,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受众广。自2010年5月举办来,每次到现场观看的干部群众达5000余人次,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收看廉政民歌会的人员上万人次。二是参与度高。由各系统、乡镇党委轮流协办,并要求主要由本系统本单位的干部职工表演,充分调动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参与中受教育。目前,参与演出的党员干部达1万余人次。三是群众认可。以民歌为切入点,群众喜欢,采取“红+廉”的模式,党员干部易于接受。民歌会既唱响了主旋律,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又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夯实了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嘉禾县纪委干教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