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苏仙文化建设“四大优势”助推党风廉政建设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苏仙区文化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等四大优势力量,以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传播,大力加强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是发挥阵地优势。文化部门拥有多种文化活动阵地,联系着大量群众文化团体,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掌控着众多的文化活动设施,具有雄厚的文化硬件优势和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苏仙区利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福城文化影视城等活动场所,演映了一系列廉政文化作品,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主旋律影视剧《忠诚与背叛》、《第一书记》、《信仰》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使人们在获得知识、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廉政文化的教育。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文化部门都有一批中高级职称的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并具有相当数量的高级艺术人才,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创作一部优秀艺术作品,可能影响几代人;一个名演员在一部倡廉戏中塑造一个廉政典型,在观众中的影响、所产生的共鸣是久远的,甚至是一生的。一次高水平的反腐倡廉展览,对观众心灵的陶冶和廉政理论的深化,胜过简单的说教。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三是发挥人才优势。通过积极创作演出以廉政为题材的文艺剧目和廉政歌曲,编排歌舞、小品、戏剧等文艺节目,组织文艺队深入机关、厂矿企业、社区等地,演出反腐倡廉题材的文艺节目,打造特色廉政文化,赢得了广泛赞誉,取得了积极效果。自创廉政小品《拒诱》、《博弈》等;组织创作人员创造了哑剧小品《约会》、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四是发挥管理优势。文化部门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长期致力于文化管理、繁荣文化、文化发展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廉政文化进农村,利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形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把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及干部密切关注的、健康有益的廉政文化内容送到乡村、农户。截止目前,该区共组织百花艺术团、红星艺术团和苏仙京剧票社等业余文艺团队进村入户,现已送戏下乡28场,送戏进敬老院9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戏,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广场、旅游景点、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将廉政文化宣传与送科技下乡、农民科技培训、科技致富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苏仙区纪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