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周家村“逆袭”记
“被评为了全县的软弱涣散村,这个脸丢不起啊。”近日,新田县陶岭镇周家村村支书周军华在谈到当年村里被评为全县软弱涣散村的事时,还是特别激动。从2014年全县有名的软弱涣散村到2018年全县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周家村实现了大“逆袭”。华丽“变身”的背后,得益于该县纪委监委助推村两委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从锁在“柜子”里到贴到“墙上”去
“治慵、懒、散就从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开始;转变工作作风就从村务公开抓起。这个事一定要抓好,我是会常下来看的。”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汤小兵给周家村两委开出药方。
说到做到,作为“乡村振兴”挂点该村的县委领导,汤小兵不仅常“回村看看”,还督促该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遴选出5位监督委员,在该村安插了5双“眼睛”。
“有了村监委的监督,我们就能甩开膀子放手干了。”村委主任周炳荣说。实施村务监督月例会后,该村每笔超过1000元的开支都要5位村务监督委员的签字认可后才能实施,每个项目、每笔开支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并上墙公示,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开化、透明化。
“以前最头疼的是年底清账,村里的财务收支只有会计清楚,一年到头锁在柜子里大家不相信,清账时闹矛盾也是常有的事。现在好了,财务收支贴在墙上,一目了然。”村务监督委员周石锋说。
制度上墙,收支上墙,重大事项一律上墙,把村务晒在阳光下,晒出了公平,自实施村务公开上墙制度后,该村再也没有为财务收支不清而发生矛盾纠纷,周家村连续3年实现了“零上访”。
从“十八大碗”到“光盘行动”
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还体现在移风易俗上。“没当村支书以前,我过个生日都摆七八桌,自酿的水酒要喝上一缸,既浪费钱又耽误时间还伤身体。”周军华回忆道。
在周家村,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无论红白喜事,办宴必须有“十八大碗”。“十八大碗”带来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婚丧嫁娶要大操大办,生日、搬家、节庆此类小事也要办宴,奢侈浪费之风愈演愈烈。
大操大办带来的是比阔气、讲排场,村民为所谓的“面子”盲目攀比,彼此之间筑起了“隔心墙”。“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治理软弱涣散,移风易俗是个开端。”镇纪委书记胡涛对村两委干部说。
改变这种铺张浪费的风气干部要带头,村主任周炳荣乔迁新房,只请上帮忙搬家的亲朋好友坐上一桌,不燃放炮竹、宴席上也没摆放香烟、白酒,静悄悄地就搬了家……没想到此举非但没引起村民的反感,反而大家纷纷称赞有加。
借着这个机会,村里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由党员、村干部和“五老”担任成员。理事会通过发动倡导村民自治,给办宴限“标准”,为遏制浪费立“章程”。“不上香烟,不上白酒,不超过12个菜,不燃放烟花爆竹……”随后,一条条新的村规民约在该村定了下来。
“有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村子里人心更齐了。现在不兴大操大办了,谁家有事,我们就一起帮忙。”刚从广东打工回来的小周说。
从“走出去”到 “返回来”
要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要求,不能光喊口号,周家村充分挖掘祖先周敦颐“廉”文化,积极打造“廉洁”文化样板村。
建成新田县首家村级廉政教育基地“爱莲公园”;在村道、路灯、墙壁嵌入“廉”文化,让每一条路,每一盏灯,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倡廉示廉”活动,每个党员把自己的“廉政承诺”挂在家门口接受群众监督……“廉”风无声无息地吹进了周家村。
“酗酒斗殴的少了,品茶聊天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村子里跳广场舞的逐渐多了起来……”谈到村里的变化,周大娘高兴地说。
廉文化创优了村里的创业环境,也赢得了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和信任。周军华介绍道,“以前,周家村80%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这几年不少年轻人选择回家创业,2018年就回来30多个。”
周金平、周华军就是返乡创业致富的代表。两个“80后”2017年回到村里投资40多万元,搞起了“台湾泥鳅”养殖。现在,两人不但养殖“台湾泥鳅”,还因地制宜种上了120亩莲藕,采用“互联网+电商”的新型方式,不但两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同时还解决了村里30多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我们还种了三味辣椒,有村两委的干部帮助我们,放心得很。”村民周梅平说。今年,周家村整合350亩土地,种上了当地特产“三味辣椒”,经过加工包装后销路畅通,村里又实现了增收。
在连续两年获得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后,2018年2月,周家村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7年度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感谢纪委监委帮我们‘问诊把脉’,扭转了干部作风,带领大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有信心。”村支书周军华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握着来之不及的奖牌说道。(新田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