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十年·变化看得见】修进群众心里的“天路”

编辑:王城长 汪衡 发表时间:2022-10-18 08:58 来源:三湘风纪网

  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金家河村白竹山片区位于高山之上,远远望去,一条“天路”盘旋其中。“公路修好以后,出行方便多了,农产品也能卖出去了。”时隔4年,谈起这条路,当地村民还是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9年,石门县纪委监委多次收到上级纪委转来的信访件,反映村民的林业项目补贴资金多年都没有按规发放到村民手中。县纪委监委了解到情况后,迅速组建调查组下沉到金家河村进行调查。原来,为了改善白竹山片区交通环境,该村将白竹山片区实施的林地项目中属于农户林地面积的补贴148.79万元全部用于了该村村级道路建设。

  “老百姓的钱要一分不少地退还给老百姓!”县纪委监委的承诺掷地有声。南北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镇退赔小组逐户上门进行面积核定、签订管护协议、资金核算,金家河村继续负责“天路”的后续项目实施……短短两个月,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退赔大会,南北镇党委政府兑现承诺将老百姓的钱一分不差的退给了他们。

  “100多万块呐,钱都用来修路了,我们当时都觉得这笔钱拿不到了,没想到真的退给我们了。我们愿意把钱拿出来支持修路!”一时间,退赔现场变成了捐款现场。如今,“天路”已经成为金家河村民交通出行的要道。金家河村村民沿着这条公路外出求学、务工,来自金家河村的蜂蜜、野茶、烟叶、中药材也源源不断地从这条公路运出去。金家河村的“天路”已经成了“致富路”,也成了沟通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路”。这只是纪检监察干部护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常德市纪委监委紧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难点、堵点、痛点,深度聚焦问题背后群众的所思所盼,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执纪监督问责有力度,有温度。

  去年3月,石门县纪委监委在审理壶瓶山镇壶瓶山村文书尹某挪用低保款一案的过程中,发现低保户张发冬兄弟俩生活水平并不高。由于智力问题,由村干部代管的账户上余4万多元,且近两年账户上的钱都没有动过。发现问题后,县纪委监委赴壶瓶山镇召开专题座谈会。同年3月18日,村里制定了《关于低保户张发冬补贴资金管理的方案》,明确如何使用资金改善其生活。如今,再次走进低保户张发冬的家里,已经是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房内摆放着新添置的洗衣机,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都享受了,现在屋前的路变成了水泥路,出门再也不会一身灰一脚泥了,村里还给整修了沟渠,修好了机耕道,种粮收粮都方便了很多……”近日,石门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走访,新铺镇大柳树村村民张先太高兴地说道。交通更加便利,生产更加便捷,生活更加幸福……改变,发生在每一次监督执纪问责之后。(石门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