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开展城乡党建“牵手结对”活动促作风建设纪实
风同暖春起湖乡
——沅江市开展城乡党建“牵手结对”活动促作风建设纪实
筱焦 肖建红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沅江市,衔湘、资、沅、澧四水,是一个历史悠久、富饶秀美的湖乡城市,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内陆旅游城市。“洞庭天下水”。从古至今,沅江市就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几千年的湖乡灿烂文化,光耀四方。
为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沅江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互帮互助机制。从今年4月开始,组织全市208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08个农村党组织开展“城乡结对手拉手、党建互动促发展”活动,市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亲民、助民、惠民”中改进干部作风,促进城乡党组织同频共振、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截至目前,落实帮扶资金200多万元,捐赠农村急需的书籍10万余册,为农村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50多万元,修建农村道路20余公里……
零距离亲民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情贴心亲民。沅江市委书记胡立安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多花心血牵挂群众疾苦,惦记群众期盼,关心群众冷暖,深入实际了解民情。”
在开展“牵手结对”活动过程中,沅江市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意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一人一题”大调研活动,每名机关干部带着一个课题下到联系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及时发现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市共开展专题调研活动112项,走访农民群众80000余人,收集整理各方面意见、建议2700多条。
把疏导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情绪、帮助基层党员干部解决实际困难、与基层党员干部共商发展良策作为“牵手结对”活动的重要内容。沅江市采取组织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联系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深入开展谈心交流活动等方式,“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拉近了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干部的距离。
多形式助民
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共创共享富民。沅江市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本,把奔富裕放到第一位,使干部作风建设的过程成为富民过程。
把培养和造就一批真正懂政策、懂法律、懂科技、能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干部队伍作为活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沅江市采取多形式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民和政策法规科技宣讲活动。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涉农行局等20多个单位,抽调34人组成宣讲队,分4个宣讲小分队下到各村,开展培训和巡回宣讲。采用举办“农民夜校”的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农业适用技术;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组织群众收看农村适用法制讲座和农业适用技术讲座。 全市以各种形式组织干部宣讲2000余人次,组织群众收看讲座230多场次,发放各种科普法律教育资料25000余份。
市经济发展局机关党支部发挥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牵手企业一起帮扶,创造了“机关+企业+薄弱村”的帮扶模式;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系统等单位党组织发挥智力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智力+项目”扶贫;市文化系统下属单位着眼于文化帮扶,为村活动室捐赠书籍等文化活动用品;市科协、老科协则组织专家为农民讲课,帮助农民提升素质……
全方位惠民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办好实事惠民。沅江市将落实惠民举措、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
“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真正目的,也是该市开展“牵手结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走访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抓起,从农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事情做起,确保“牵手结对”活动真正让党员群众满意。各机关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引进一个项目,献出一条良策,筹措一笔资金,办成一件实事”的“四个一”活动,有的主动为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献计出力,有的积极为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争项目、筹资金,赢得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市民政局机关党支部,组织机关党员,开展了“进百村、入千户、访万民”大下访活动,为农村低保户、困难户、残疾户送医送药送温暖,深受弱势群体农民的欢迎。市发展改革和物价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来到三眼塘镇龙浃村,开展了送慰问金、送农业实用技术书籍、送化肥的“三送”活动,村上的党员和村民说:“党和国家对我们农民的关心真是没半点说的了。”
208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带头下村,实地走访结对村2次以上,多的达到6次。市纪委机关党支部下到阳罗洲镇兴乐村党支部,通过走访了解,发现群众对机关铺张浪费反映强烈,建议市委在全市开展了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市能源办党支部帮助南大膳镇华胜村新建100口沼气池,使该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大大改善。农民群众高兴地说:“城乡结对手拉手”让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