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新化县3个红章子管好3亿元 村级资金用在“刀刃”上

编辑:邹太平 发表时间:2009-11-04 09:08 来源:湖南日报

        (通讯员 张慧 罗铮 记者 段云行)“我看用这笔钱改善村委会办公场地”、“我看要用这笔资金来建饮水工程。”日前,新化县孟公镇高仓村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村支两委成员为村里10万元资金的投向争得面红耳赤。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用来建设村里的饮水工程。这是新化县推行“村账乡代管”,管好、用好村级资金的一个镜头。

       新化县每年有以工代赈、移民后扶资金达3亿多元。过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收入不入账、支出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杜绝这一现象,从2007年7月开始,该县全面推行“村账乡代管”制度,各乡镇成立村账代理中心,为各村开设银行专户。各村选举产生了民主理财小组,县里拨付村级项目的资金,通过银行直接打入项目村银行账户。各村重大项目及财务开支必经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项目资金支出必须凭承包合同、结算单、项目实际支出的原始发票及复印件付款和做账,由经手人签字,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初审盖章、村委会复审盖章,乡代理中心审核盖章。村级财务由乡代理中心出具数据,定期向村民公布,资金做什么、怎么用都纳入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管的范畴。

        村财民理乡监管有效地堵住了漏洞,控制了不合理开支,防止了基层腐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近两年来,全县因村级财务集体上访事件为零。在10月18日至20日的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检查中,新化的做法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