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两袖朝天去

我喜好闲暇时读点历史,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近日,读到一则介绍明朝廉吏于谦生平的记述,颇有感触。
于谦是明永乐十九年的一名官员,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直到兵部尚书等职。他在任上始终忠于职守,清正廉洁。那时候,官场上送礼贿赂之风盛行,给朝廷进贡的贡品,更是奇珍异宝,价值连城。这些官员为何这样做?无非是想博得上司以至皇上的欢心,保住乌纱帽,进而求得晋升。
但于谦不屑于此道。他在《入京》的诗中写道:“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诗的意思是:绢帕、麻菇、线香等稀缺土特产,本是为民所用的,却被一些地方官员搜刮而去,奉送京城的大官和皇上,弄得民间怨声载道。鉴于此,他于谦决心两手空空进京城,“免得闾阎话短长”。“闾”在明朝时以25户为一“闾”,是最基层的民众聚居点。这句诗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为了避免民众对此有意见,于是他“两袖清风”进京城。由此可见,于谦是何等关怀民生,注意倾听民间的呼声,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首诗里还有另一层意思。他于谦不贪财,不谋私利,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没有什么小辫子抓在别人手里,如此堂堂正正地进京公干,何必低声下气地向朝廷和上级权贵去贿赂?
一个真正的廉吏,必是一个高尚的人。于谦在他的另一首名为《咏煤炭》的诗里,更进一步坦露了他的内心世界:“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鼐彝原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首诗的主题在最后两句。于谦为了求得“苍生俱饱暖”,宁愿把自己化为一块煤炭,照亮沉沉黑夜,冲出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给人民带来光和热。在一个封建专制社会里,一个官员能有如此关怀国计民生的博大胸怀,这是难能可贵的。
两首诗,活脱脱地道出了一个廉吏的精神世界。
一个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应当廉洁奉公,把关怀民生放在第一位。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民间的呼声是最重要的信息。如今有些官员喜做表面文章,对外大讲反腐倡廉的大道理,但遇到实际问题便退避三舍,毫无作为。有少数人甚至本身也不干净。反腐败是当前民间舆论最关切的话题之一,也是关系国家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此中道理不必多说。凡事贵在实践,办一件实事胜过一万句空话。
古人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的各级官员,不妨以于谦为镜,来照一照自己。(季 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