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领导干部应给儿女留什么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汉书·疏广传》载,有一个叫疏广的人,是皇太子的老师。其退休后,皇帝念其人品业绩,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另赠50斤。面对这喜从天降的大财,疏广回到家乡后,把族人故旧请来,设酒摆宴,与相娱乐。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子孙们有点坐不住了,私下里找能与其父交心说体己话的长辈,劝说其父置买些田宅,为子孙留下点基业。哪知疏广听后,深不以为然,说:作为老人,谁会不念及子孙呢?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我家“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就行了。如果我“增益之以为赢余”,这是“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是“损其志”;愚而多财,是“益其过”,不想百年之后让子孙“益其过而生怨”。疏广一席话,发人常深思。
          现实生活中,少数官员不惜败坏党风政风,为了子女大捞好处,帮子女就业吃皇粮、帮子女升官掌大权、帮子女经商当大款、帮子女走私捞外汇、帮子女炒股发横财、帮子女出国拿绿卡……“为了子女”,已经成了一些官员走向腐败深渊的重要“理由”。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谁不疼爱自己的子女?《战国策》里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清代林则徐留给后代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教给子孙正正派派做人的道理,老老实实谋生的本领,这是最好的馈赠。“造财不如造才”、“留钱莫若留贤”,这样的思想被历代的开明之士所信奉。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杨善洲同志担任地委领导20年,未帮妻女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不帮女儿找工作、不为外孙跑关系,退休后造林22?辏聪铝舜?3亿元经济价值的林场,却将其无偿移交给国家,甚至连国家发给他的奖金,都没给后代留下一分。身居地委书记职位,他没有给他的后代留下别墅,也没有留下存折,更没有留下“门路”。
          无数事实证明,儿女成长贵在激励,多给儿女留荣耀。留给子女财钱,不如留下好家风;安排子女好位子,不如留下好作风。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诚信为人,清白为官,主动作为,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为民造福上,多干出让人民称道的事业来,多赢得群众的夸奖,以此激励儿女堂正正自立做人,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才是留给子女最大的财富,也是对子女最大的负责。(涟源市纪委宣教室 吴雄辉  刘春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