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

上海解放后,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第一任市长。国民党留下来的上海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应该怎么搞?陈毅的法宝之一便是“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
上海接管中常遇到一些特殊人物,如清末民初的老政客,与汪伪政权有牵连的多重身份人物,有名的宗教家、交际花、洋行买办等等,有关部门不知道怎样安排他们,陈毅指示:“这些人一不去台湾,二不去香港,三不去美国,这表明他们还是有爱国心的,只要没有具体反共行动,都应该用。学有专长的还可以重用。出了问题我来负责就是!”
上海工商界代表人物荣毅仁和刘靖基提出要请陈毅市长到家里吃饭。去不去?陈毅请有关领导干部讨论,有人主张去,有人担心影响不好,怕犯错误。陈毅笑道:“吃饭也是做工作嘛,我看可以去。怕犯错误就把自己的手脚捆起来?我才不干呢!”结果,陈毅摇着一把大葵扇欣然赴宴,还将夫人张茜和孩子们也带去。席间,陈毅与他们二人拉家常、问情况,亲切坦率,谈笑风生,虽未讲政治道理,但却沟通了彼此间的感情。陈毅还常请私营工业企业家到办公室去征询意见,商讨政策,民族资本家们感受到人民政府是真心扶持他们发展生产,一些出走香港、欧美的私营企业家纷纷回归。
陈毅对待上海文化界人士的态度很明确:上海文化界最珍贵的财富是人才。陈毅是艺术家、文化人的“知音”,这些人有的比陈毅年长数十岁,有的当时对共产主义并不信仰,但陈毅却与他们都交了朋友,既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智慧,又从生活、工作上给予关心,同时引导他们不断弃旧图新,自觉自愿改造某些旧的观念。
在陈毅的领导下,上海市民团结在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周围,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上海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晓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