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代表的命运
1921年,一大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十三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这十三名代表中,的确有个别人逐渐远离党组织,但大多数人坚守了自己的信念。
广东代表陈公博,1922年自行宣布脱离共产党,赴美国留学,后被开除党籍。陈公博成为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一位。1925年回国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迅速进入国民党核心领导层。最后,1946年由于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被国民党处决。旅日代表周佛海,一大后,由于陈独秀在广州无法脱身,由其暂时代理中央局书记,各方面实难以服众。后到日本留学,实际脱离了党组织。1924年回国,不久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后公开声明脱党。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当了汉奸。
包惠僧,受陈独秀委派出席党的一大。1922年至1923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等职。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27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夏斗寅叛变后被夏扣留,后回到武汉。大革命失败后,因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脱离了党组织。
上海代表李达,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宣传委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持创办了党的第一个秘密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革命丛书。1921年,出席了二大。在会上,李达表示自己更适合专门从事写作,而且准备回湖南教书,因此请求不再担任中央的宣传工作,大会接受了其请求。1923年,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与陈独秀产生意见分歧,随后脱离党组织,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虽然脱党,但一直没有放弃信仰,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海代表李汉俊,参与了一大的筹备工作。1922年二大后,与陈独秀、张国焘发生意见分歧,离开上海到武汉,自动脱离了党组织,但仍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活动。1923年2月,参加了京汉铁路大罢工。同年6月,在没有出席三大的情况下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但从未到职。1924年,中共中央鉴于他自动脱党,正式开除其党籍。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抵制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声讨汪、蒋反革命行径,并利用自己的“合法”职位,掩护了大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1927年,被桂系军阀杀害,牺牲时仅37岁。
北京代表刘仁静,当时是参加一大年龄最小的代表。1922年赴苏参加共产国际四大。1923年,参加了三大。同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被选入团中央领导机构。1926年,赴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接受托洛茨基的观点,后被开除出党。
北京代表张国焘,在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组织委员。此后,他连续出席了二大到六大,除了三大落选外,都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以后犯了错误,也有一些个人缺点,但此阶段是致力于党的工作的。
湖南代表何叔衡,当时是一大年龄最大的代表。一大后,何叔衡与毛泽东回到长沙,着手湖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加湖南省党部改组工作,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秘密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于1935年牺牲。
湖北代表陈潭秋,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在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江西、满洲、江苏等地做党的工作。1942年在新疆牺牲。
山东代表王尽美,1922年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二大,会后被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被反动当局逮捕,后经营救获释。此后回到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5年1月,带病出席党的四大,同年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在青岛病逝,终年27岁。
山东代表邓恩铭,一大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2年,邓恩铭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底,赴青岛创建党组织。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同年8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7年,出席党的五大。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后于1931年牺牲,终年30岁。
另外,湖南代表毛泽东,湖北代表董必武,一直坚持到最后,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为党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