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开源”更需“节流”

编辑:李慧芳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唐咸通十二年(871年),宫廷乐工李可及因编排《叹百年曲》而博得懿宗皇帝欢心,很快得到加官晋爵,并且经常受到懿宗特殊赏赐。李可及儿子婚礼,懿宗派使者抬着两只硕大的银酒壶作为贺礼。李家人以战国时代赵国有位先贤名叫荀况,他写过一本书叫《荀子》。书中有一章《富国篇》,讲了诸多关于国家强弱贫富的道理。他说,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并积极发展生产,这种政策,才能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起来;如朝廷不顾生产,只知滥征赋税,浪费物资,百姓都穷困得难以生活,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所以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并且强调: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这几句话大意是讲一个国家要十分注意开源节流:“百姓要积极利用适当的天时,按照季节应时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好的年成,这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好比‘水源’一样;至于征收来的各种赋税,存在国库里,再多也用得完,那不过是‘水流’。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懂得体恤百姓,给生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一方面更需开发经济来源,并要做好合理调剂、统筹安排,兼顾到国家与百姓的利益。”

    所谓“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财政经济。一般地说,“源”,比喻生产、收入,“流”,比喻费用、开支。所谓“开源”就是指扩大生产,增加收入渠道;所谓“节流”就是指花纳税人的钱一定要节俭。“开源”和“节流”,两者必须结合,要是只开源不节流,或是只节流而不开源,那都不可能达到增加积累、充实国库、民富国强的目的。

    一般地讲,各地对开源抓得是比较紧的,比较用心,相对而言,有些地方对节流就不那么重视了。这是因为,在关系到官员仕途的政绩面前,有的官员认为,开源的效果更容易体现出来,而节流则不容易体现自己的成绩,即使真的落实在行动中,也常常是“一阵风”,形不成长效机制。这种不科学的执政理念导致节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流于形式。

    老百姓有一句俗话,一个家庭要想过好日子,家里要有个搂钱的耙,还得有个装钱的匣。国家亦如此。生产再发展,纳税人再会挣钱,若花钱的人不知道节俭,大手大脚,挥金如土,国家也难以富强。在面对开源与节流统筹兼顾的问题时,官员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自己的政绩,而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节俭绝不仅仅是省几个钱的事情,还关系到人们立德立身和社会风气。宋代学者倪思说:“俭者,君子之德。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党中央的八项规定也好,纠正“四风”也好,都是国家在“节流”方面所做出的常态化纪律要求。那些对节流不以为然的官员,若还不摆正态度,还想在“节流”问题上走过场的话,不仅会在社会道德层面为人所不齿,更会被党纪党规所不容。(高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