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讲古”
暑假女儿在家,跟她一块去看她的外婆——我的老妈。83岁的老妈年事已高,平时一人寂寞独居,看到女儿和外孙女,自然是欢乐开怀,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她招呼我们吃这吃那,然后开始了她的碎碎念:“我的帆崽真是越来越乖了,我妈妈讲的,我们老邓家是‘发女'(就是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有出息),总是女孩子要能干些!我哥哥的外孙女出国留学,我的外孙女上重本了……你们走运呢,生的时候好哇,象我五娭毑,我二姑,就冒得这么好的命了……”女儿一边应和着她的老外,一边诡秘地朝我眨眼睛、小声嘀咕:“我外婆又要开始 ‘讲古’了。”
老妈讲的“古”,女儿熟,我更熟,因为听得太多了……
老妈口中的“五娭毑”是她祖父五弟的第一个妻子。上世纪初,这位“五娭毑”生长在郴州城的富贵之家,少有女孩读书的年代,她却一直从郴州读到了长沙,毕业于湘雅附属护校。毕业回郴,嫁到邓家后,有文化,见多识广又十分聪慧的她,积极参与夫家的家族生意,能写会算,处事果断,深得丈夫和夫家兄弟们的敬重,却也因此为婆婆和一众妯娌不容。婆婆斥责她,一个妇道人家,却管着男人才该干的事!在她怀着身孕时,婆婆竟然故意支使她去推砻碾米,以致引起早产,后又转成了难产。学过医的“五娭毑”深知自己面临的险境,她央求婆家人送她到惠爱医院(就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生产,被婆婆以“女人生孩子怎么能出去生”为由拒绝,最终,这个年轻的初产妇力竭而亡,一个才思敏捷的知识女性被蒙昧的旧礼教无情吞噬了。我的老妈从未见过这位“五娭毑”,仅是从自己母亲和几位婶娘的口述中了解到这些,但是每每提起她,都是感慨不已!
老妈口中的“二姑”,小名祥祥,是她父亲的一个堂妹,这位富家小姐自幼聪颖好学,尤其数学、作文十分出众。在当时郴州城最好的中学适存中学读书时,她的一位老师谈起她,曾说过:“这么好的妹子,也不晓得将来好起哪一家了!”二姑在适存中学初中毕业,考上了衡阳的岳云高中。在她憧憬高中生活时,意外来了。思想封建守旧的母亲背地里托人给她订过亲的对象家捎口信:“祥祥要去衡阳读书了,这下我们就可能管不到她了,你们看着办哦!”对方家里是良田镇上开钱庄的大户,听到口信即刻就来了人催婚。万般无奈的二姑与她的读书梦摖肩而过,嫁到了夫家。二姑的丈夫,用我老妈的话来说,是个典型的“王孙公子”,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就是婚后,也是长年累月流连在郴州城当时的“红灯区”乌石矶的妓院里。偶有回家,往往是手里的钱败光了回去拿钱。二姑生第二个孩子时,一天,这个男人又回家要拿钱了,还在月子里的二姑与他大吵一架,气血上涌,第二天就“血崩”离世了。早逝的二姑成了邓家的“家族之痛”,她的事也口口相传到了现在。
“五娭毑”与二姑,两个风华正茂、蕙质兰心的才女,花一样凋零在一个晦暗的年代。老妈的碎碎念中传递出的无限惋惜,让我和女儿不能不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时代!这份幸福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来自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不懈的奋斗和无私的奉献,来自一个伟大政党的领导担当。我们唯有珍惜这份幸福,感恩这份担当,为这个美好时代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才能保证我中华民族的女儿们不再重蹈“五娭毑”与二姑的覆辙,代代沐浴春光,永远拥有这份幸运!(北湖区环卫处纪检监察室 黄志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