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门板的故事
蓝山县土市镇新村村位于钟水河畔,古老的村庄,她拥有着一道独特的风景:钟水河和溪水河,是村庄的“天然屏障”,犹如两条巨龙,环绕在村的四周,使村庄看起来,像是立在天然大湖中的“岛屿”。村子与河水几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却从来没有被洪水淹没过。很是奇特吧!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传说中去找到答案。水孕万物,人们依山伴水而居,传承着古老文明。
就在这个古村留下了不少“军民团结并肩战斗”的感人故事。那是1934年11月中旬,红军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八万余人长征过境蓝山。其中,军团长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11月17日奉命攻打嘉禾县城,由于敌人援军众多,未能攻克。于是红三军团分两路进入蓝山。其中一路于18日早晨到达新村渡口。当时这里没有桥,只有一只摆渡的小船系在河对岸的大树下。艘公大概是看见大军到来,吓得逃走了。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红军指战员心急如焚。河水很深,不架浮桥,辎重马匹过不了。这时,红军首长当机立断,命令两名会水的红军战士凫水过河,先把渡船划过来。然后,派一个班的红军指战员,乘船到对面村庄,请求支援。
对面这个村庄叫新村,由于新村村民对红军已有一定的了解,且印象良好,不少贫苦人还对红军有了深厚感情。因此,当村民们得知现在来的是红军队伍,需要他们帮助时,村民们马上奔走相告,“红军来了!红军来了!”很快,全村沸腾了!
为了支援红军架桥渡河,新村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行动起来了,有的找出斧头镰刀到河边砍树,有的背出家中预备建房的杉条,有的甚至把家中门板捐献出来。得知红军过不了河,急需架设一座大桥,村里最穷的人家,靠给发财人家做长工维持生计的李可铁,把家里最好的一块门板拆下,急匆匆地背着送去给红军架桥。李可铁五十多岁了,孤身一人住在一间狭小阴暗的老屋里,家里穷得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煮菜的锅子都是半边锅。这块多功能门板,李可铁外出干活时,安在门上是门板;回到家里,卸下来就是切菜的砧板;休息时,又是坐凳;夜晚,又成了李可铁的床板。可以说,这块门板是李可铁一刻也离不开的“家具”。而听说红军架浮桥需要木板,李可铁竟毫不犹豫地把门板背到了河边。村里乡亲劝他不要把门板捐出去,不然夜里睡什么?拿什么切菜?
负责架桥的红军指战员听到村民和李可铁的对话后,劝李可铁把门板背回去。但李可铁死活不肯,说:“架桥是大事,是救命的大事,你们就别劝我了!何况,以后浮桥不用了,我还可以把门板背回去。”感动之极的红军指战员含着热泪收下了这块门板,还根据李可铁的请求把他安排在打桩的民工行列。就这样,在材料及其匮乏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宽阔钟水河面上,军民一条心,用自家门板、树木、麻绳、小渡船等架设了一座临时浮桥,甩掉了敌人的追击,帮助9000多名红军安全渡河。
后来,国民党追兵见红军已经渡过了河,就没敢再追上来。为了感谢村民们的大力支持,红军不仅给了村民材料费和人工费,当晚还和村民们进行了联欢。第二天,红军继续北上,留下了这座具有革命意义的桥,也就是现在的“红军桥”。后来,为了纪念这一渡口,村民们把这个渡口取名为“红军渡”,河岸的这颗古樟树取名为“红军树”。
如今的红军渡口已建成为蓝山县廉政文化示范点,占地面积约为5450平方米,在原有的650年古香樟“红军树”及中国工农红军渡河口纪念碑基础上,新修建了廉政文化展廊、景观木栈道、宣誓平台、五角星树池及纪念碑、科普走廊等景点。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一起来缅怀革命先烈,重新回忆这些感人故事,交流和分享红军长征在蓝山所留下的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永载史册、在湖湘大地永放光芒。(蓝山县纪委监委供稿)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