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家风传承|豆腐人生

编辑:皮家璇 发表时间:2023-02-27 11:1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在桑植,或许你没去过河口,但你一定听说过河口的豆腐。

        47岁的向玉双,是土生土长的河口人,今年是她卖豆腐的第10个年头。她做的豆腐鲜香味浓、嫩滑可口,在当地颇有名气,不少人慕名驱车上门购买。

        说起制作豆腐的手艺,她最先想到的便是她母亲,是母亲教她先做人,再做艺。多年来,向玉双始终坚持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纯手工打磨每块豆腐,从不缺斤少两。

        “母亲在村里做了大半辈子的豆腐,凭借好手艺,十里八乡的村民很多都是家中的常客。”无论历经多少春秋,母亲在灶房里忙碌的身影,始终清晰的烙印在向玉双脑海里,挥之不去。

        每天下午4时左右,向玉双便在豆腐作坊忙碌开了,从挑选黄豆到静置成形,每一步她都仔细把关,完成所有工序,一直要忙碌到凌晨2点,而丈夫则是她唯一的“帮工”。

        一块成色好的豆腐,精选好豆是关键。向玉双家的豆子都是来自大山深处纯天然的黄豆,挑选出色泽明亮、颗粒饱满的提前用清水浸泡,夏季需要泡发5小时,冬季则需12小时,才能磨浆。

        经过长时间浸泡,一颗颗豆子显得愈加晶莹饱满,紧接着,便开始一遍遍淘洗,去除浮渣沙粒。

        推磨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添多少豆子配多少水,多久添一次,都会影响豆浆的稀稠程度。多年来,向玉双负责扶磨添豆添水,丈夫负责推磨,两人默契配合,磨出的豆浆不仅稀稠得宜,还将豆子的浪费降至最低。

        刚磨好的豆浆是粗糙的,还需用滤布挤压过滤,去渣吊汁。向玉双熟练地在横梁上架一个十字叉木摇架,将滤布四角夹紧在摇架的四端,一瓢一瓢将粗浆舀进滤布里,不停地摇晃着摇架,滤布下慢慢流出纯浆。

筛好后,为保证豆浆口感足够细腻、绵柔、醇厚,向玉双将得到的浆液重新倒至滤布中进行二次筛浆,就这样,慢工出细活,洁白的豆浆便做好了。

        由于磨浆和滤渣两道工序费力大、耗时久,越来越多豆腐手艺人已经用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但向玉双始终坚持传统工艺,保证豆腐的口感。同样,为保证质量,一天只做30斤的豆子,也是她多年坚守的习惯。

        过滤完全后的生豆浆被缓慢地倒入大锅中,灶里烧上旺旺的柴火,乳白色的豆浆在锅内翻腾,整间作坊豆浆的清香四处漫溢。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点卤,这一步直接关系到豆腐的成败,点膏时心浮不得,气躁不行,多一厘不行,少一厘不够,要求非常之高。

        向玉双将烧开的豆浆倒入大缸中,按比例添加石膏,点好之后,盖上,静置,让豆浆和石膏发生化学反应,耐心等待一会儿,醇香绵密的豆腐脑就出来了。

        待豆腐凝固以后,转移到一个木制的方格内,方格内放上纱布,用纱布将豆腐包裹好,上面放上木板,木板上面压上石头,带着豆香味的水便开始淅淅沥沥地流出来,水分被挤干以后,揭开纱布,用刀将压制好的豆腐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这便完成了制作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成习惯。向玉双一次又一次见证从豆子到豆腐的转变过程,历经千锤百炼,豆腐始终以最洁净的面目示人。

        豆子如此,人亦如此。向玉双的内心跟眼前这一块块方正有型的豆腐一样,愈发澄澈,愈发坚定,从不失“本来面目”。

        一块块豆腐不仅见证了向玉双多年的付出和坚守,也凝聚着乡里乡亲对本色本味豆腐的喜欢和认可。用向玉双自己的话说,做豆腐,养孩子,这几乎就是她母亲的一生。如今,做好豆腐,教育好孩子,也是她这一生。

        天刚蒙蒙亮,向玉双在丈夫的帮助下,将半夜做好的豆腐装上那辆有“年代感”的三轮车,朝着市场方向驶去,轮胎碾压在马路上,发出“吱吱”的响声,仿佛是在叙说下一个十年的坚守。(桑植县纪委监委 尚 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