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盘活资源,茶山变“金山”…… | 清风同行

编辑:孙志前 发表时间:2025-09-05 16:30 来源:三湘风纪

 清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砂坝镇万灵村千亩茶园笼罩在薄雾中,漫山的茶垄蜿蜒如绿浪,茶农正精心修剪杂枝、锄草追肥。而在2023年,茶园还是另一番景象:杂草丛生,部分茶树枯死,处于荒废状态。“失管”茶园是如何焕发生机的呢?

 万灵村位于永顺县西北部,因万灵山而得名,平均海拨800多米,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但2024年9月砂坝镇纪委对全镇“三资”进行清理时却发现,村里的茶园收入并不可观,2023年前几乎没有产生收益。

 问题出在哪呢?为摸清楚情况,砂坝镇纪委副书记符文涛和同事随即赶到万灵村一探究竟。在茶园里,他们看到,茶树和野草混长在一起,垄道都快被一米多高的杂草占据了。符文涛告诉记者:“跟村干部了解得知,主要是因为管护资金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管护资金。”

 茶产业发展乏力,村干部也有点无奈。早在2014年,永顺一家公司流转村民土地种植茶树,打造千亩茶园。2022年以来,由于管理不善、管护不力,导致茶园荒废闲置,村民的土地流转金也被拖欠。2023年,砂坝镇纪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检查中,有不少村民反映了这一问题。后经协商,公司自愿放弃茶园。为了让好资源得以利用,经过反复研究,村里以“政府+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将茶园承包了下来。驻村干部丁旺回忆道,当时虽然内心忐忑,但有底气、干劲足。

 就这样,茶园经营慢慢好转。可缺乏科学管理和管护资金,村里想重振茶产业,还是欠了点火候。掌握情况后,砂坝镇纪委聚焦民生实事,守护群众利益,将盘活茶山、发展茶产业列为重点监督项目。符文涛介绍:“我们对资金使用、土地流转、管护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资源被有效盘活,促进茶产业发展。”

 经申请,永顺县相关职能部门为茶园提供发展规划、管理管护、茶苗肥料等方面的帮助,衡阳常宁市对口帮扶项目拨付20万元管护资金。此外,砂坝镇政府还争取了50万元,准备在村里建设一座茶叶加工厂,将鲜茶炒制成干茶再出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目前,万灵村已建成黄金茶茶园1310亩,每年鲜叶产量达3万斤,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左右,可为村民提供季节性岗位60多个。村民童腊桂不仅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村里,采茶季还会去摘茶叶挣钱。村民瞿志钢拿出3万元入股了茶园。他们表示,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真好!大伙儿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近年来,永顺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闲置资产盘活、特色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下沉一线跟进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盘活资金与土地资源整合不足、资金管理使用不透明、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建立问题台账,采取动态销号、跟踪回访的监督方式,督促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扛起监管责任,强化跟踪指导。同时,对近年来该领域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及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起底、深挖细查,以有力监督守住群众“钱袋子”。(作者  罗艺 向昌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resources/video/2025/09/08/717604813795397.mp4